[实用新型]红外线防盗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61624.7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3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玉红 |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E06B7/28;E05B47/00;E05B6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防盗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红外线防盗门,包括防盗门本体和门框,还包括微处理器、红外线传感器、电源系统、图像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及设置在门框上的遮蔽机构,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电源系统、图像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均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遮蔽机构包括遮蔽板和两组遮蔽组件,两组所述的遮蔽组件分别位于门框上端的左右两侧;所述遮蔽组件包括气缸Ⅰ和两块固定块Ⅰ,两块所述的固定块Ⅰ前侧壁上连接有一根竖直设置的圆杆,所述遮蔽板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根圆杆上,所述气缸Ⅰ设置在固定块Ⅰ的上方且其活塞杆与遮蔽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防盗装置能对防盗门门体和门框之间进行加固,从而更有效的防止小偷将门撬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红外线防盗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防盗门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样东西。但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意义上的防盗门诸多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在防盗方面,防盗门通常是通过其材质、锁具来防止小偷撬门,但在防盗门技术进步的同时,小偷撬门的手法也随之在改变。为了避免小偷撬门行窃的情况发生,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尤其是家居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人们常用红外线装置进行防盗、报警。红外线光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红外线报警装置以其实用、可靠和经济等特点受到用户的欢迎,被广泛用于别墅、住宅、商铺、企业财务、工厂车间、中小型超市、汽车、医院学校、金融营业所、无人值守岗位等重要场所。但用于防盗门上的红外线防盗装置通常无法与门体进行很好的结合,在红外线检测到有小偷进行撬门时,通常只能发出警报声,无法对门体进行进一步的加固,故现有的红外线防盗装置无法很好的保证门体不被撬开,且不能有效防止小偷撬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用于防盗门上的红外线防盗装置检测到有小偷进行撬门时,通常只能发出警报声,无法对门体进行进一步的加固并通知到保安处。提供了红外线防盗门,通过设置遮蔽机构和防盗机构,当有小偷撬门时,该防盗装置能对防盗门门体结构进行加固,从而更有效的防止小偷将门撬开。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红外线防盗门,包括防盗门本体和门框,还包括微处理器、红外线传感器、电源系统、图像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及设置在门框上的遮蔽机构,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电源系统、图像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均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遮蔽机构包括遮蔽板和两组遮蔽组件,两组所述的遮蔽组件分别位于门框上端的左右两侧;所述遮蔽组件包括气缸Ⅰ和两块固定块Ⅰ,一块所述的固定块Ⅰ位于另一固定块Ⅰ的正上方,两块所述的固定块Ⅰ前侧壁上连接有一根竖直设置的圆杆,所述遮蔽板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根圆杆上,所述气缸Ⅰ设置在固定块Ⅰ的上方且其活塞杆与遮蔽板连接,其中,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测量防盗门本体和设置在门框上的遮蔽板之间的距离,并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微处理器,从而实时监控防盗门本体的关闭情况;电源系统用于为微处理器及其连接的元器件供电;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将防盗门本体前的画面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发送至微处理器,从而实现对防盗门本体前现状的监控;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主人、保安进行通信;微处理器用于接收各个元器件所传输的信息,根据接收的信号对其与信息进行处理;并且,当防盗门本体在异常状态下开启时,微处理器将对防盗门本体和门框进行加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玉红,未经郭玉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16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预制板护坡现浇封顶板模板
- 下一篇:一种鞋底定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