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导光LED灯模块的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54690.1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3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叶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H01H9/18;F21V33/00;F21V8/00;F21V17/1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led 模块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电器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导光LED灯模块的开关。它包括基座组件及安装在基座组件外部的面板组件,面板组件包括外侧设有按键的面板,基座组件包括基座及设在基座上的LED灯模块,LED灯模块包括LED灯,所述面板组件还包括导光柱,导光柱具有入射面及出射面,导光柱安装于面板的内侧,入射面对应于LED灯的位置布置,按键上设有透光孔,出射面对应于透光孔的位置布置,由LED灯发出的光源经导光柱导向透光孔以使光线向面板外部发射。本实用新型对开关的指示灯结构进行优化改进,通过导光柱来引导指示灯的光线,解决了指示灯的布置空间受限的问题,能够在按键的中间进行指示,提高多位开关的指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电器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导光LED灯模块的开关。
背景技术
墙壁式开关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常见的墙壁式开关在晚上是通常没有背光指示,使得用户在开灯时难以寻找到开关,造成较多不便。
而有背光指示的开关通常采用背光常亮的荧光条或led灯指示,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1125426U,授权公告日为2020.07.28,名称为“一种夜间指示开关面板”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夜间指示开关面板,包括固定于墙体内的安装框体以及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框体上的面板件,安装框体上垂直固定有旋转柱,旋转柱上套设有三棱柱体,旋转柱为中空,且三棱柱表面固定有开关,开关的连接导线通过旋转柱连接至外,位于三棱柱内中空的腔室中固定有灯珠,三棱柱每个面上均开设有镂空孔。
但是这种带有指示灯的开关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指示灯放置于开关基座内部,由于开关基座内部空间的限制,导致指示灯的布置空间受限,特别是三位开关和四位开关,由于位置的受限导致指示灯指示位置并不能布置于按键的中间位置,指示效果不佳,大大的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开关存在的由于开关基座内部空间的限制,导致指示灯的布置空间受限,对于多位开关更是指示效果不佳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导光LED灯模块的开关,对开关的指示灯结构进行优化改进,通过导光柱来引导指示灯的光线,解决了指示灯的布置空间受限的问题,能够在按键的中间进行指示,提高多位开关的指示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导光LED灯模块的开关,包括基座组件及安装在基座组件外部的面板组件,面板组件包括外侧设有按键的面板,基座组件包括基座及设在基座上的LED灯模块,LED灯模块包括LED灯,所述面板组件还包括导光柱,导光柱具有入射面及出射面,导光柱安装于面板的内侧,入射面对应于LED 灯的位置布置,按键上设有透光孔,出射面对应于透光孔的位置布置,由LED 灯发出的光源经导光柱导向透光孔以使光线向面板外部发射。通过本设置,导光柱对LED灯的光线进行引导,可以根据导光柱的导向改变光线的路线,使得LED灯的布置更加灵活,可布置的空间更大,通过导光柱的引导,将原本处于基座中的LED灯光线通过导光柱的导光,将光线引导至超出基座区域以外的位置,能够使光线准确地从按键的正面射出,解决了由于位置受限导致LED灯指示位置并不能布置于按键中间位置的问题,确保LED灯的夜间指示效果,即使是多位开关也能具有良好的指示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光柱包括入射部及反射部,入射部的一端位于反射部的内侧面上,入射部向面板内侧延伸,入射部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的入射面,反射部的外侧面形成所述的出射面。通过本设置,入射部接收LED灯的光线,反射部改变光线的路线,而且光线在入射部与反射部中发生折射、反射,光线强度逐渐衰减,光源不会显得集中,使得光线柔和,避免影响用户睡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射部具有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第一反射面位于入射面与第二反射面之间,第二反射面位于第一反射面与出射面之间。通过本设置,LED灯的光线从入射面进入入射部,经过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反射,从反射部的外侧面射出,经过两次反射,可以更灵活地设计光线传导方向,而且经过多次反射,光线更分散,强度进一步衰减,使得光线能够更加柔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546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健康管理记录卡
- 下一篇:一种具有蝶式固定结构的储能模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