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石油产品中硫含量的紫外荧光定硫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08893.7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2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还;杨辉;倪嘉煦;张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国联湖州质检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3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石油 产品 含量 紫外 荧光 定硫仪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石油产品中硫含量的紫外荧光定硫仪。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仪器底板上设置仪器主体箱、计算机、加料管、样品安放架单元、样品盛放瓶单元以及管口盖体单元的方式,达到紫外荧光定硫检测时有效加样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对少量的样品瓶式加样操作简单省力、高效方便,样品盛放瓶安放稳定、取放方便,加料管处不易进灰,多种样品可以有序加样,加样动作对齐精准,样品不易滴落,以及整体加样操作高效可靠,可以进一步提高硫含量检测操作高效程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石油产品中硫含量的紫外荧光定硫仪。
背景技术
紫外荧光定硫仪,指的是一种用于测定样品中微量硫含量的测定仪器,其原理是样品首先高温裂解,硫成分转化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荧光,且荧光的强度与硫含量成正比,最后用计算机处理得到荧光的微电流强度,就可以最终获得样品中的硫含量,而该样品多为汽油、石油气、塑料以及食物等。
另一方面,现有的紫外荧光定硫仪,其结构主要包括内含裂解炉的仪器主体,以及计算机设备,而仪器主体则又包括主体箱、导线以及进料管。现有的紫外荧光定硫仪的进料管,仅仅为一根管子加一个盖子,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缺少对小份样品的暂时盛放功能,比如四大桶的石油都需要检测时,就必须把这四个大桶都暂时放在仪器旁边,这就十分麻烦;第二,进料管相对较小,加料时容易漏在外面。
综上所述,市场上急需一种方便加料的新型紫外荧光定硫仪,用于检测石油产品中硫含量。
专利公告号为CN 208860742U,公告日为2019.05.1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汽油中微量硫含量的紫外荧光定硫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计算机,且计算机与底座的上端面之间连接有支撑座,所述计算机的前方设置有打印机,且打印机的一侧设置有仪器主体,所述仪器主体的前端面设置有观测窗口,所述仪器主体的一侧电性安装有导线,且仪器主体上设置有进油管。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紫外荧光定硫仪存在加料操作时的管口对准要求高,汽油料容易漏在管口外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石油产品中硫含量的紫外荧光定硫仪,其能通过在仪器底板上设置仪器主体箱、计算机、加料管、样品安放架单元、样品盛放瓶单元以及管口盖体单元的方式,达到紫外荧光定硫检测时有效加样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对少量的样品瓶式加样操作简单省力、高效方便,样品盛放瓶安放稳定、取放方便,加料管处不易进灰,多种样品可以有序加样,加样动作对齐精准,样品不易滴落,以及整体加样操作高效可靠,可以进一步提高硫含量检测操作高效程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检测石油产品中硫含量的紫外荧光定硫仪,包括仪器底板,设置在所述仪器底板上的仪器主体箱,计算机,以及设置在所述仪器主体箱上的加料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仪器主体箱上表面上且一端套在所述加料管上的样品安放架单元,设置在所述样品安放架单元上的样品盛放瓶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加料管上并用于环向固定所述样品安放架单元的管口盖体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样品安放架单元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上的立柱,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上层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上层板上并用于所述加料管穿过的两个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用于卡合安放所述样品盛放瓶单元的安放槽,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层板上并用于插入所述样品盛放瓶单元的安放孔。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样品安放架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层板上并通过所述管口盖体单元向下插入的方式以用于环向固定所述样品安放架单元的固定孔。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安装孔以及固定孔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立柱的外侧端上,若干对所述安放槽以及安放孔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国联湖州质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国联湖州质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88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