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灶及其引射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60863.3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14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潘硕;马建祥;骆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4;F23D14/46;F23D14/48;F24C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灶 及其 引射管 | ||
本申请提出一种改进的燃气灶的引射管以及燃气灶。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关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包括设置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3)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壁体上环绕设置有多个空气补入通孔(1)。这样,有助于提升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燃气灶领域,尤其涉及燃气灶的引射管。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居家日常必不可少的重要家用电器。在亚洲地区,由于有爆炒的传统烹饪习惯,对燃烧效率的要求特别高。燃气灶设置有引射管,用于实现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效果,直接影响燃气灶的燃烧效率。基于大量用户反馈发现,实际使用中,燃气灶火力不理想,很多情况下是由于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效果不佳所致,亟待改善。
除非有充足的证据支持,否则这里所述的现有技术并不意味着承认这些现有技术在本申请的申请日之前为本申请所涉及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公知。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针对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燃气灶的引射管以及燃气灶。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关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包括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壁体上环绕设置有多个空气补入通孔。这样,有助于提升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空气补入通孔被设置为适于在自所述进气口流入的燃气气流的作用下向所述燃气气流补充一次空气,所述燃气气流在所述一次空气的带动下发生旋转。这样,有助于提升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空气补入通孔自所述管体的外壁上的进气孔口朝向所述管体的内壁上的出气孔口沿直线方向延伸,该延伸方向偏向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二者中的所述出气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空气补入通孔的延伸方向均偏离所述管体的中心线X。这样,有助于使得自各空气补入通孔流入的一次空气呈沿管体的周向旋转的态势,以带动燃气气流旋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空气补入通孔的进气孔口沿所述管体的外壁的周向依次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多个空气补入通孔的出气孔口沿所述管体的内壁的周向依次均匀间隔布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进气孔口与进气口的距离小于所述管体的长度L的三分之一。这样,有助于提升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管体的进气口处的内壁设置有圆台状导流面;自所述进气口流入的燃气气流,流经所述圆台状导流面后流经所述出气孔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空气补入通孔的数量为2-10个,环绕所述管体均匀间隔布置。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关于燃气灶,包括炉头、喷嘴和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引射管,所述引射管被设置为适于将所述喷嘴输入的燃气气流混合一次空气后输送至所述炉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喷嘴与所述引射管的进气口的间距被设置为可调。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内容并非用于描述本申请的所有的可能的实施方式。整个申请中,多处通过列举示例提供指导,这些示例可以用于各种可行的组合。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申请作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种燃气灶实施例的引射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空气补入通孔,2-进气口,3-出气口,4-管体的外壁,5-管体的内壁,6-圆台状导流面,7-固定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0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涤纶复合超细纤维双面绒梭织面料
- 下一篇:无芯齿条密码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