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将电能传递转换的蓄电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56703.1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4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荣;戚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S10/12 | 分类号: | H02S10/12;H02S10/40;H02S40/38;H02S20/30;F03D9/11;F03D9/32;B60L8/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 地址: | 5105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能 传递 转换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将电能传递转换的蓄电设备,包括电动汽车架体、叶片转杆和发电机,所述电动汽车架体的上方螺栓固定有太阳能光伏侧板,且两太阳能光伏侧板的上侧设置有太阳能光伏顶板,所述太阳能光伏顶板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弹簧柱与安装板连接,且安装板的外侧安装有锁定块,所述上太阳能光伏板的下侧连接有卡块;该可将电能传递转换的蓄电设备,使用安装板、弹簧柱和锁定块组成的锁定结构对太阳能光伏顶板和两太阳能光伏侧板进行拼接锁定,并使用锁定杆、连接弹簧和调节槽组合的锁定结构对安装座进行锁定,从而对风力发电叶片和叶片转杆组成的发电结构进行锁定安装,操作便利,后期方便拆卸,提高了整个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蓄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可将电能传递转换的蓄电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以电源为驱动力进行行驶的汽车,目前电动汽车的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而且电动汽车在行驶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较低,符合当今社会的环保理念,而为了保证电动汽车可顺利正常的行驶,电力的供应是主要的。
但是,现有的电动汽车除了动力电池之外,并未额外设有蓄电设备以防止在电力不足时造成电动汽车的停滞,且很少运用自然能源对电力进行转换储存,不能使蓄电设备很好的保持充足的电量,并将电能传递转换到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内进行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将电能传递转换的蓄电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动汽车除了动力电池之外,并未额外设有蓄电设备以防止在电力不足时造成电动汽车的停滞,且很少运用自然能源对电力进行转换储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将电能传递转换的蓄电设备,包括电动汽车架体、叶片转杆和发电机,所述电动汽车架体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太阳能光伏侧板,且太阳能光伏侧板的上侧设置有太阳能光伏顶板;所述太阳能光伏顶板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弹簧柱与安装板相连接,且安装板的下部安装有卡入太阳能光伏侧板外侧面的锁定块,太阳能光伏顶板的底面连接有卡入太阳能光伏侧板顶侧面的卡块;两太阳能光伏侧板的内侧焊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部朝向太阳能光伏侧板一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侧贴合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内部贯穿有锁定杆,锁定杆的内部贯穿有调节杆,且调节杆通过调节弹簧与安装座连接;叶片转杆轴承连接在安装座的外侧,且叶片转杆的中部安装有风力发电叶片,叶片转杆的一侧通过皮带连接有主动转杆,且主动转杆上键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而从动齿轮键连接在从动转杆上,从动转杆的一侧通过皮带连接在发电机的转动轴上,发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动汽车架体的内部,电动汽车架体内部还固定有与发电机电性连接的蓄电装置。
所述的可将电能传递转换的蓄电设备,其中:所述太阳能光伏侧板的主剖面呈倾斜状分布,且两太阳能光伏侧板以太阳能光伏顶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呈两侧对称设置,并呈正梯形状。
所述的可将电能传递转换的蓄电设备,其中:所述主动齿轮的外径和齿数均大于从动齿轮的外径和齿数,且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所述的可将电能传递转换的蓄电设备,其中:所述安装板通过弹簧柱与太阳能光伏顶板构成弹性伸缩结构,且安装板与太阳能光伏侧板之间为卡合连接。
所述的可将电能传递转换的蓄电设备,其中:所述安装座的主剖面呈“工”字形结构,且安装座与固定板之间为滑动连接。
所述的可将电能传递转换的蓄电设备,其中:所述锁定杆包括连接弹簧和调节槽,且锁定杆通过连接弹簧与安装座相连接,调节槽设置在锁定杆的内部。
所述的可将电能传递转换的蓄电设备,其中:所述调节杆与锁定杆的接触处均为光滑弧形结构,且调节杆与锁定杆的接触处呈倾斜状分布,并且调节杆通过调节弹簧与安装座之间构成弹性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未经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56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原车扶手箱位置的车载手机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性滑轨制动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