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多层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55573.X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7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洪少阳;黄艺兴;罗斌;余子群;孙玮佳;任永欢;林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68 | 分类号: | B60L53/68;B60L53/66;B60L53/60;B60L58/10;B60R16/023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多层 安全 防护 装置 |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多层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整车控制器、蓄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机、远程监控模块及远程云平台,蓄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该蓄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设有开关K1,开关K1与整车控制器控制连接,充电机与动力电池形成一个充电闭合回路,该充电闭合回路上至少设有一个开关K2,充电机与整车控制器通过信号连接,电池管理系统与充电机通信连接,该电池管理系统与开关K2控制连接,整车控制器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连接,远程监控模块与整车控制器通信连接,远程云平台与远程监控模块通信连接。该装置不仅监控电池系统当前充电状态,同时多维度分析电池健康和安全状态,且监控车辆动态,为车辆充电提供多方位多角度防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多层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通讯链路上通常只有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机,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桩仅交互电池系统和充电桩的充电状态,车辆状态未知,存在安全盲区,当车辆出现非电池系统异常的故障时,如手刹异常,可能导致充电过程中,车辆带着充电枪线溜车,带电拉断充电线,从而发生安全事故,另一方面,电池管理系统根据电池系统实时状态控制充电,未能识别生命周期内历史充电行为的不一致性,如温升不一致性,单体压差不一致性等。
授权公告号为CN 20743331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充电安全的电动汽车,包括车体、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充电座,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充电座与充电插头之间的接触状态的接触传感器,以及基于所述接触状态启动或者关闭驻车控制的驻车控制器,其中所述接触传感器与所述驻车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检测充电座与充电插头之间的接触状态,启动驻车控制,避免启动车辆发生安全事故,进一步通过检测电池电流、电压和或温度,并在过温、过压和或过流时迅速断电,以此提高电动汽车充电安全性。
然而,该专利虽能实现驻车与充电互锁,满足GB 18384-2020对充电安全的要求,同时充电过程中出现的电池过温、过压或过流等异常,仅能通过电池管理系统自身控制,无法避免驻车异常即手刹信号异常下的溜车带电拖枪问题,也未能识别生命周期内历史充电行为的不一致性,且车辆出现其他异常,无法及时停止充电。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多层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多层安全防护装置,以克服现有电动车辆充电时仅能通过电池管理系统自身控制,无法避免车辆出现非电池系统异常故障时导致充电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且在未能识别生命周期内历史充电行为的不一致性时,无法及时停止充电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多层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整车控制器、蓄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机、远程监控模块以及远程云平台,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连接,该蓄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设有开关K1,所述开关K1与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充电机与动力电池形成一个充电闭合回路,该充电闭合回路上至少设有一个开关K2,所述充电机与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过信号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充电机通信连接,该电池管理系统还与所述开关K2控制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远程监控模块与所述整车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远程云平台与所述远程监控模块通信连接。
优选地,当上述充电机为非车载直流充电机,该非车载直流充电机通过辅助电源信号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当上述充电机为车载充电机,非车载交流充电机或缆上控制盒通过控制导引CP信号与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所述车载充电机通过唤醒信号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车载充电机与所述蓄电池连接,该车载充电机与所述蓄电池之间设有一个开关K4,所述开关K4与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555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波复式电子血压计
- 下一篇:一种自动上下料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