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液压单体柱远程回柱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32268.9 | 申请日: | 2020-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7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飞;原俊杰;周传祥;杜栋栋;姬有红;罗文章;李鹏;牛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城蓝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5/51 | 分类号: | E21D15/51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 地址: | 048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单体 远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液压单体柱远程回柱装置,属于煤矿井下生产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操作机构、执行机构、传动线芯和柔性限位套管,传动线芯连接在操作机构及执行机构之间,柔性限位套管套装在传动线芯上,执行机构上设置有套装在一起的定位导向筒和挤压杆。使用时,捏合操作机构,通过传动线芯的拉动,挤压杆可在定位导向筒内下移,从而达到按压三用阀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巧妙、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维护简单、使用效果好,可以在不用人员扶柱的情况下单人进行回柱作业,有效避免了在回柱时顶部物体掉落伤人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用液压单体柱辅助装置,具体是一种矿用液压单体柱远程回柱装置。
背景技术
矿用液压单体柱配合工字钢和板梁进行支护是井下常用的一种加强支护的方法,单体柱的注液升柱、超载溢流、泄载降柱主要是通过三用阀来实现的,目前井下单体柱回柱时,主要采用专人扶柱,一人按压三用阀卸液的方式进行回柱。这种回柱方式必须要求人员站在单体柱附近,当顶板不好,或是单体柱柱头有柱帽或板梁等物体时,在单体柱下落过程中对顶部物体的支撑力下降,有掉落伤人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矿用液压单体柱远程回柱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矿用液压单体柱远程回柱装置,包括操作机构、执行机构、传动线芯和柔性限位套管;
操作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在其中上部处铰接连接,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位于铰接点以下的部分向外分离叉开设置;第一操作杆的顶端向上延设固定有第一固定挡片,第二操作杆的顶端向上延设固定有第二固定挡片;
执行机构包括压板和底板,压板的一端与底板的一端铰接连接,压板的另一端向外延设固定有第三固定挡片,底板的另一端向外延设固定有第四固定挡片;底板的上固定有贯穿其上下设置的定位导向筒,压板上对应定位导向筒的位置处铰接连接有插装在定位导向筒内的挤压杆;
传动线芯连接在操作机构与执行机构之间,具体是:传动线芯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挡片上、另一端固定在第四固定挡片上,同时传动线芯的线身依次穿过第二固定挡片和第三固定挡片;
柔性限位套管套装在位于操作机构与执行机构之间的传动线芯的线身上,柔性限位套管的一端卡置在第二固定挡片上、另一端卡置在第三固定挡片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挤压杆与压板的铰接连接具体为:压板的底板面两侧向内开设有活动槽,两个活动槽之间形成铰接板,挤压杆的顶端设有铰接耳板,挤压杆上的铰接耳板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在压板上的铰接板上。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捏合操作机构,第一、二操作杆的铰接点以下部分合并、以上部分张开,这样就会拉动传动线芯收回,传动线芯再拉动执行机构闭合,即压板和底板之间闭合,这样就会带动挤压杆沿着定位导向筒向下移动,挤压杆就可以达到按压三用阀卸液的目的,实现单体柱远程回柱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巧妙、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维护简单、使用效果好,可以在不用人员扶柱的情况下单人进行回柱作业,有效避免了在回柱时顶部物体掉落伤人的风险。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城蓝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晋城蓝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22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用输液架
- 下一篇:一种麻花换热管成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