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丛枝菌根真菌连续扩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18658.0 | 申请日: | 2020-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9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保冬;郝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G18/64 | 分类号: | A01G18/6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蕾 |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菌根 真菌 连续 装置 | ||
1.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连续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室培养容器;
内室培养容器,设置于所述外室培养容器内部,形成嵌套结构;
窗口,设置于所述内室培养容器上;
滤网,设置于所述窗口上,完整覆盖所述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连续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室培养容器的内部空间为菌根化植物生长室;
所述外室培养容器与内室培养容器之间的空间为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收集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连续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网的孔径大小为30-6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连续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网为尼龙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连续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室培养容器与所述外室培养容器分别为圆筒形结构;
所述外室培养容器的内径为200mm~400mm,高250mm~350mm;
所述内室培养容器的内径为150mm~320mm,高160mm~3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连续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室培养容器与所述外室培养容器为塑料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连续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口沿内室培养容器外缘设置2~6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连续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口为圆形、矩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连续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窗口为矩形窗口,所述窗口尺寸为(20mm~100mm)×(20mm~1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连续扩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口于距离所述内室培养容器顶端3cm处开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186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锚杆螺母自动旋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电力施工红外监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