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高压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87496.9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2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杨长俊;于金正;么顺巍;刘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万博线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9/02;H01B7/17;H01B7/02;H01B7/28 |
| 代理公司: | 天津睿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25 | 代理人: | 孟福成 |
| 地址: | 30040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高压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高压电缆,所述电缆由内层至外层依次设置有导体线芯、第一绝缘层、第一韧铜编织层、第二绝缘层、第二韧铜编织层、第一PE半导电层、第三绝缘层、第二PE半导电层、第三韧铜编织层、外被层,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的厚度按照顺序依次递增,所述第三绝缘层的厚度为17‑20mm。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高压电缆相对于现有普通直流高压电缆,质量性能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高压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用于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现有电缆分为: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或者电器。其中,直流高压电缆是电力电缆的一种,主要应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电力系统联网、远距离海底电缆或大城市地下电缆送电、配电网络的直流输电等方面。
直流高压电缆结构一般包括导体、绝缘层、铠装层以及外部保护层。其中,绝缘层主要用于承载直流电压,在电缆运行过程中,绝缘层部分的绝缘材料特别容易聚集空间电荷,当空间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局部电场畸变,从而导致绝缘层老化和击穿。因此,如何进一步改进直流高压电缆的绝缘层设置,均化绝缘层的电场分布,避免空间电荷在绝缘层内的聚集,对于提高电缆质量性能、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直流高压电缆的使用寿命以及电力传输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理设置绝缘层以及半导电层的直流高压电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直流高压电缆,所述电缆由内层至外层依次设置有导体线芯、第一绝缘层、第一韧铜编织层、第二绝缘层、第二韧铜编织层、第一PE半导电层、第三绝缘层、第二PE半导电层、第三韧铜编织层、外被层,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的厚度按照顺序依次递增,所述第三绝缘层的厚度为17-20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2-4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6-8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由高压聚乙烯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韧铜编织层与外被层之间设有铜带绕包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韧铜编织层与外被层之间设有钢丝铠装层,所述钢丝铠装层由按圆周方向紧密排列的PE管以及设置于PE管中的钢丝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外被层为PVC护套层。
作为优选,所述外被层外部包覆有耐腐蚀层。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高压电缆通过在导体线芯外部依次设置厚度逐渐增加的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相对于现有设置单一绝缘层的直流高压电缆,在电缆运行过程中,所述厚度依次增加且同轴设置的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可以有效分散绝缘材料中的空间电荷,避免空间电荷的局部聚集,继而避免局部电场畸变的产生,以及绝缘材料发生老化和劣化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高压电缆通过在第二绝缘层的外部设置第一PE 半导电层,在第三绝缘层的外部设置第二PE半导电层,所述间隔设置的第一 PE半导电层以及第二PE半导电层,可以较好地实现匀化、均衡电场,避免局部放电的产生。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高压电缆将第三绝缘层的厚度设置为17-20mm,可以在保证电缆整体外径较小的前提下,有效避免绝缘层空间电荷聚集、稳定电场,实现电缆电力的稳定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万博线缆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万博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74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模具加工用焊接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分析仪器进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