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差速器总成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72967.9 | 申请日: | 202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0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祥超;胡颂韩;陈雷;张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37 | 分类号: | F16H57/037;F16H48/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曹娜 |
| 地址: | 10013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速器 总成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差速器总成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差速器总成包括:分别为一体成型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对合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主容置空间和与所述主容置空间连通的轴承空间;差速器和与所述差速器连接的轴承;其中,所述差速器设置于所述主容置空间内,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空间内。通过使用一体成型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减少了零件数量,避免了单独使用轴承盖使得两个轴承盖容易混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差速器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主减速器中的差速器,两端需要轴承进行支撑,以实现转动和承载功能。差速器轴承常用的固定结构为轴承座和轴承盖通过螺栓进行禁锢,且两个轴承座不能互换,一旦装错,会严重影响差速器轴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差速器总成及汽车,用以解决如何避免轴承混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速器总成,包括:
分别为一体成型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对合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主容置空间和与所述主容置空间连通的轴承空间;
差速器和与所述差速器连接的轴承;
其中,所述差速器设置于所述主容置空间内,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有第一曲面部分,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有第二曲面部分,所述第一曲面部分与所述第二曲面部分相对形成为所述轴承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空间包括:第一轴承空间和第二轴承空间;
所述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其中,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空间内,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轴承盖、第二轴承盖和后盖;
其中,所述第一轴承盖和所述第二轴承盖位于所述后盖相对的两端;
所述第一轴承盖和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所述第一轴承空间,所述第二轴承盖和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所述第二轴承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差速器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通过使用一体成型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减少了零件数量,避免了单独使用轴承盖使得两个轴承盖容易混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差速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差速器;4-轴承;5-螺栓;11-第一轴承盖;12-第二轴承盖;13-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如何避免轴承混淆的问题,提供一种差速器总成及汽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差速器总成,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29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刹车片表面灰尘吸附机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的抗压轮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