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屑装置及具有该除屑装置的电池极耳焊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49711.6 | 申请日: | 2020-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3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08B1/02;B08B15/04;H01M50/528;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磐华捷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51 | 代理人: | 谢栒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具有 电池 焊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除屑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池极耳焊接系统、除屑装置包括气动除屑单元和擦拭除屑单元。气动除屑单元用于产生气流,擦拭除屑单元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擦拭件。极耳材料能够移动经过气流,并且能够贴靠擦拭件并相对于擦拭件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分别通过气流吹扫和擦拭件擦拭的方式将附着在极耳材料的表面的金属屑等杂物清除,能够有效地阻止金属屑等杂物进入电池的电芯极组的内部,减少了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电芯内部的金属屑导致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电芯一次合格率,并且能够将金属屑等杂物集中归拢处理,解决了金属屑杂物飘扬分散的问题。此外,除屑装置的结构简单,材料成本低,性价比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屑装置及具有该除屑装置的电池极耳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以锂离子电池为例,电池的电芯中的电流是通过极耳向外传导的。电芯与极耳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通常,将用于形成极耳的带状材料设置在步进式卷绕机上,利用卷绕机的滚轮采用步进推移的方式使带状材料靠近并接触电芯的极片的端面,然后进行焊接。
然而,当带状材料在卷绕机的滚轮上步进推移时,带状材料与治具导轨和滚轮摩擦会产生大量的金属屑,并由于摩擦产生的静电吸附在带状材料上。随着卷绕机进一步地步进推移,带状材料与极片焊接成为极耳,金属屑随之进入电芯极组的内部。在电池使用过程中,金属屑在电芯内部游离,容易导致电芯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破损,进而使正极片和负极片连通而形成内部短路。这样的情况会导致电芯自耗电过快,安全性能变差,甚至能够由于电芯内部短路而引发电池起火、爆炸,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屑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池极耳焊接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极耳焊接系统的除屑装置,所述除屑装置包括:
气动除屑单元,所述气动除屑单元用于产生气流,极耳材料能够移动经过所述气流;和
擦拭除屑单元,所述擦拭除屑单元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擦拭件,所述极耳材料能够贴靠所述擦拭件并相对于所述擦拭件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除屑装置包括气动除屑单元和擦拭除屑单元,可以分别通过气流吹扫和擦拭件擦拭的方式将附着在极耳材料的表面的金属屑等杂物清除,能够有效地阻止金属屑等杂物随极耳材料进入电池的电芯极组的内部,减少了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电芯内部的金属屑导致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电芯一次合格率,并且能够将金属屑等杂物集中归拢处理,解决了金属屑杂物飘扬分散的问题。此外,除屑装置的结构简单,材料成本低,性价比较高。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沿着所述极耳材料的移动方向,所述气动除屑单元位于所述擦拭除屑单元的上游。根据这一实现方式,能够在对极耳材料擦拭之前采用气流吹扫的方式对金属屑进行初步清除。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擦拭除屑单元还包括安装座,所述擦拭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安装座。根据这一实现方式,可以方便地固定擦拭件,并且可拆卸的设置方式可以方便地对擦拭件进行维护或更换。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座包括相扣合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擦拭件,所述第二安装座的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擦拭件,所述极耳材料从所述第一擦拭件和所述第二擦拭件之间移动经过。根据这一实现方式,可以同时分别对极耳材料的两个表面进行擦拭除屑,能够有效地提高除屑效率。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座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安装座。根据这一实现方式,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可以相对开合,可以方便地将极耳材料穿过二者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97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携带托物架式雪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无砟轨道的抬升纠偏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