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肿瘤护理用术后康复恢复训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45161.0 | 申请日: | 2020-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9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苓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苓 |
| 主分类号: | A63B22/08 | 分类号: | A63B22/08;A6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爱普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20 | 代理人: | 王玉松 |
| 地址: | 130062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护理 术后 康复 恢复 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肿瘤护理用术后康复恢复训练装置,包括水平布置的床板,床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竖直布置的床头板和床尾板,床板的下方设有训练组件;床头板与床板固定连接,床尾板通过连接组件与床板活动连接,床尾板能够在水平面上向远离床头板的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肿瘤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在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两种模式中转换,帮助患者更好地术后恢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肿瘤护理用术后康复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肿瘤的治愈率有了明显提高。肿瘤病人在手术切除病灶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术后治疗,这是肿瘤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病人术后适当的全身活动是必要的,但要以身体状况允许为前提,因人而异。术后如无禁忌症,病人应在1-7天后离床活动,可由家属搀扶走动,以促进身体各部机能的恢复。如果手术创伤较重,术后体力较差,不能下床时,可在床上做肢体运动和翻身动作。如果身体恢复良好,可逐步加大运动量,变换锻炼内容,从散步、气功、太极拳到做操乃至慢跑。待稳定适应后,合理安排作息,早睡早起,保证午休,保证充足睡眠,可使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对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力也有一定帮助。但是目前并没有专门的适用于肿瘤术后康复训练的专用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肿瘤护理用术后康复恢复训练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包括水平布置的床板,所述床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竖直布置的床头板和床尾板,所述床板的下方设有训练组件;所述床头板与所述床板固定连接,所述床尾板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床板活动连接,所述床尾板能够在水平面上向远离所述所述床头板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若干垂直设于所述床尾板侧面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位于所述训练组件的上方,所述床板的底面通过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连接;所述床头板的下端设有带防滑垫的支脚,所述床尾板的下端设有带滑轮的支脚。
进一步地,所述训练组件包括水平的训练底板,所述训练底板上通过架子设有竖直的训练轮;所述训练轮的轮轴水平布置,所述训练轮的轮轴两端通过曲柄各连接有一个脚踏板。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上设有束缚带,所述训练轮的轮轴还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训练底板的下方设有若干与所述床头板平行的第二滑轨,所述训练底板通过带滑块的支架与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固定设于所述床板下方的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训练底板为矩形,所述训练底板其中一条与所述训练轮垂直的侧边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滑轨平行;所述支架上铰接有电缸,所述电缸的输出杆的末端通过轴座铰接于所述训练底板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肿瘤护理用术后康复恢复训练装置,能够根据肿瘤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在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两种模式中转换,帮助患者更好地术后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床板收起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床板打开示意图,
图4为另一些实施例训练底板与支板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床板,2、床头板,3、床尾板,4、第一滑轨,5、训练底板,51、训练轮,52、曲柄,53、脚踏板,54、第二滑轨,55、支板,56、旋转轴,57、电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苓,未经刘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51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通风结构箱式变电站
- 下一篇:一种煤炭销售用煤炭储备记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