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影视摄制托架的移动导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30806.3 | 申请日: | 2020-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9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M11/28 | 分类号: | F16M11/28;F16M11/42;F16M11/04;G03B17/56;G03B13/32 |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徐冰 |
| 地址: | 7103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影视 摄制 托架 移动 导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影视摄制托架的移动导向结构,包括底座、万向轮、外管、活动杆、拉杆、插销和固定聚焦装置,通过在相机托架顶端设置了固定聚焦装置,固定聚焦装置顶端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前后两侧设置有夹板,通过旋转固定机构后端的旋钮对两个夹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通过两个夹板相机进行夹紧固定,便于根据不同大小的相机进行固定,且在固定机构右端设置了聚焦机构,通过聚焦机构对相机的聚焦进行调节,且便于相机进行远距离拍摄,增加橡胶托架的功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一种影视摄制托架的移动导向结构,涉及相机托架相关领域。
背景技术
影视摄制过程中,摄制人员根据需求需要移动摄制器械,现有的影视拍摄过程中,通常是通过摄制人员人工进行肩扛或者手持拍摄,这种摄制作业对摄制人员要求比较高。
现有技术通过相机托架对相加进行移动导向,减轻拍摄人员的负担,但现有的相机托架一般通过螺栓与相机进行锁固,且相机托架只能与对应大小的相机进行固定,不便于对不同大小的相机进行连接固定,且现有的相机托架功能性单一,使用效果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影视摄制托架的移动导向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影视摄制托架的移动导向结构,该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聚焦装置,所述底座底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顶端通过螺栓与外管相互锁固,所述外管顶端圆心处与活动杆相互插接,所述外管内侧通过插销与活动杆相互插接,所述插销外侧焊接有拉杆,所述活动杆顶端通过转轴与固定聚焦装置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聚焦装置包括支撑板、固定机构和聚焦机构,所述支撑板顶端左侧锁固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右端安装有聚焦机构,所述支撑板底端通过转轴与活动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板、旋钮、螺杆、滑槽、夹板和滑块,所述支板后端顶部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前端通过联轴器与螺杆相连接,所述夹板右端顶部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嵌入至滑槽内,所述螺杆贯穿滑块,且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支板底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相互锁固,所述支板内中部安装有聚焦机构。
优选的,所述聚焦机构包括固定管、固定镜片、活动管、活动镜片、支撑架、丝杆、光杆和电机,所述固定管内部右侧安装有固定镜片,所述固定管外侧右端套接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内部右侧安装有活动镜片,所述活动管底端右侧通过螺栓与支撑架相互锁固,所述丝杆和光杆分别贯穿支撑架前后两侧,且丝杆与支撑架螺纹连接,所述电机右端的输出轴与丝杆相连接,所述电机右端通过螺栓与支板相互锁固,所述固定管左端贯穿支板,且通过螺栓与支板相互锁固,所述光杆左端通过螺栓与支板相互锁固。
优选的,所述螺杆设置于滑槽内,且螺杆前后两侧的螺纹呈正反牙设置。
优选的,所述夹板和滑块均设置有两块,两个夹板分别设置于支板前后两侧,且夹板内侧设置有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滑块表面呈光滑状,且滑槽内壁与滑块贴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表面呈光滑状,且活动管内壁与固定管贴合。
优选的,所述光杆表面呈光滑状,且支撑架内壁与光杆贴合。
优选的,所述螺杆和丝杆均采用硬质合金材质。
优选的,所述光杆采用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影视摄制托架的移动导向结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30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