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秧辅助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97333.1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3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邓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定市为文农产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 地址: | 52722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秧 辅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秧辅助器,包括控制杆、主杆、夹持机构与传动机构,该控制杆的一端固定在该主杆的外径表面上,并通过该传动机构与该夹持机构相连;通过向上拉动控制杆,使传动机构带动夹持件机构夹紧秧苗,松开控制杆则带动夹持件机构放开秧苗。该插秧辅助器设计简洁,体型轻小,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操作步骤简单,容易上手,生产效率高,省时省工;该辅助器还能根据使用者需要调整长度,使用灵活,使农民无需弯腰即可完成插秧动作,有利于农民的腰椎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秧辅助器。
背景技术
水稻插秧是指将密集培育好的秧苗分散移栽到稻田里,为秧苗生长提供的足够的空间、阳光等,插秧作为水稻种植的重要环节,是决定各产量因素发展的基础。
目前的插秧技术主要分为手工插秧和机械化插秧,传统手工插秧工作量大,农民随身只能携带少量秧苗,种植效率低,而且农民需要重复弯腰劳作,长期下来容易引起腰椎健康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相关技术的插秧机体型大且重,使用成本高,在小农田难以实现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轻便、操作简单的插秧辅助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插秧辅助器,包括控制杆、主杆、夹持机构与传动机构,该控制杆的一端固定在该主杆的外径表面上,该控制杆的另一端连接该传动机构,并通过该传动机构与该夹持机构相连;该夹持机构也固定在该主杆的外径表面上。
作为进一步解决方案,该主杆的外径表面在该控制杆上方的位置安装有手柄,方便手持和配合控制杆操作夹持秧苗。
作为进一步解决方案,该主杆上安装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该主杆的外径表面上,另一端与该控制杆相连,用于控制杆的复位。
作为进一步解决方案,该夹持机构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第四转动件、固定轴和夹持件;该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与该第二转动件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该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与该第四转动件相连接,该第二转动件的另一端与该第三转动件相连接;该第三转动件与该第四转动件交叉,且均在交叉位置处套合在该固定轴上,该固定轴固定在该主杆上;该第三转动件与该第四转动件的末端都设置有该夹持件;所述传动机构带动各转动件动作,通过杠杆原理使得两个夹持件相互夹紧。
作为进一步解决方案,该夹持件底部安装有铲刀,便于将水稻苗插入水田中。
作为进一步解决方案,该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绳索、滑套与第二绳索,该第一绳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控制杆的外径表面上,该第一绳索的另一端与该滑套相连接,该滑套套合在该主杆上并可相对该主杆滑动,该滑套还与该第二绳索的一端相连接,该第二绳索的另一端固定在该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与该第二转动件连接处,传动方向为第一绳索到滑套再到第二绳索。
作为进一步解决方案,该滑套上还设置有缠线轴与通孔,该缠线轴与该通孔套合,使该缠线轴绕轴心旋转;该缠线轴与第一绳索相连接,该缠线轴的一端设置有把手,转动该把手能带动该缠线轴旋转,以此调节所述第一绳索的长度。
作为进一步解决方案,该主杆是伸缩杆,包括上杆与下杆,该上杆设置有滑动槽,该下杆的设置有滑动杆,该滑动杆套合在该滑动槽内并可以相对该上杆上下移动,能根据使用者需要调节该主杆的长度。
作为进一步解决方案,该上杆设置有螺纹孔与固定螺栓,该螺纹孔贯通至该滑动槽,该固定螺栓旋紧在该螺纹孔内,从而压紧该滑动槽内的该滑动杆,并固定该滑动杆的位置;调节该长杆长度时可松开该固定螺栓,调到合适位置再旋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秧辅助器,整体为长杆型设计,轻便易携带,使用成本低,不受小农田限制;通过控制杆和传动机构控制夹持机构夹紧或松开秧苗,操作简单容易上手,使用者不需要弯腰即可完成插秧动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定市为文农产品有限公司,未经罗定市为文农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73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