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减振吸能一体件及玻璃托盘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78343.0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6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尹永汉;张德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广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5/689 | 分类号: | E05F15/689;E05F15/686;E05D15/16;E05D15/18;B60J1/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 地址: | 2153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减振吸能 一体 玻璃 托盘 | ||
1.车用减振吸能一体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的T形状的弹性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上中下三段结构,以及减振部和吸能部;
所述减振部包括设置在中段的第一减振体(11),所述第一减振体(11)包括具有法向宽度且垂直向上的第一缓冲头(111);
所述减振部还包括设置在下段的第二减振体(12),所述第二减振体(12)包括具有法向宽度且垂直向下的第二缓冲头(120),所述第二减振体(12)从所述本体(1)的法向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减振体(11)从所述本体(1)的法向延伸方向相反;
所述吸能部包括设置在上段的一级吸能块(21),所述一级吸能块(21)对称设置于所述本体(1)的“T”字形横直部(101)的两侧,所述一级吸能块(21)包括具有凸起的第一楔形体(211),所述第一楔形体(211)的凸起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减振体(11)从所述本体(1)的法向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吸能部还包括设置在中段的二级吸能块(22),所述二级吸能块(22)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减振体(11)的两侧,所述二级吸能块(22)具有凸起的第二楔形体(221),所述第二楔形体(221)的凸起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减振体(12)从所述本体(1)的法向延伸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减振吸能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头(111)的形状包括中部平滑向上的突起(112)和位于所述突起(112)两侧的延展臂(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减振吸能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体(11)还包括一个从所述本体(1)法向延伸出来的限位部(114),所述限位部(114)的法向延伸距离等于所述第一缓冲头(111)的法向延伸距离且两者延伸方向相同,所述限位部(114)与所述延展臂(113)之间具有间隙(1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减振吸能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头(111)的下方设置有一体化的枢轴体(116),所述枢轴体(116)为从所述第一缓冲头(111)的端面(117)法向延伸出的半圆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减振吸能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体(116)分别向其两侧延伸有一连接臂(118),所述二级吸能块(22)分别位于所述连接臂(118)的远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减振吸能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18)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块(119),所述支撑块(119)的一侧与所述本体(1)一体化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减振吸能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头(120)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面(121)和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弧形面(121)中间的第二弧形面(122),且所述第一弧形面(121)的弧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面(122)的弧度,相邻的两个弧形面之间通过圆滑过渡,所述第二缓冲头(12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面(121)上方的卡接部(1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减振吸能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体(211)的凸起的最高点为圆滑过渡;所述第二楔形体(221)的凸起为平面凸起。
9.玻璃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车用减振吸能一体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广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广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83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