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薄外厚绝缘挤出分料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58868.8 | 申请日: | 202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2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褚露露;李保安;龚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普天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中菱无线通信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8/32 | 分类号: | B29C48/32;B29C48/154;H01B13/14;H01B13/24;B29L31/3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12 | 代理人: | 李龙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薄外厚 绝缘 挤出 料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类电缆制造领域,提供了一种内薄外厚绝缘挤出分料器。主旨在于解决了电缆的断裂伸长率较差的问题,且内层厚度可调性好,更换规格时,只需更换一个模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主要方案包括从外至内依次套设的模盖(1)、外模芯(2),所述外模芯(2)设置有出料口(2‑1),所述内模芯(3)包括依次设置的内模芯锥面头(3‑0)、模芯圆柱中段(3‑1)、以及模芯尾(3‑2),所示外模芯(2)的出料口(2‑1)与模芯圆柱中段(3‑1)形成内层挤料通道(10),外模芯(2)的外模芯锥面头(2‑4)与模盖(1)的内锥面(1‑1)形成外层挤料通道(9),内模芯锥面头(3‑0)与模盖(1)的内锥面(1‑1)形成内外层挤料通道(11)。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类电缆制造领域,提供了一种内薄外厚绝缘挤出分料器。
背景技术
中国轨道交通蓬勃发展,中国速度一次次惊艳国际,高质量的机车制造,离不开高质量的电缆,一根根电缆犹如人体的血管一般,遍布整个轨道机车。
高质量的电缆需要高质量的材料、高水平的工艺、高技术含量的设备制造而成。我国高分子材料发展迅猛,但在轨道交通用电缆材料的研发水平相对滞后。如今国内的大多数材料厂家所生产的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材料,制造成电缆成品后,很难保证全部性能指标满足标准EN50264:2008的要求。
因此,为了生产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大多数电缆厂家选择使用进口材料,或者生产双层绝缘电缆以满足标准要求。进口材料价格昂贵,采取该种方式生产的电缆厂家较少,而双层绝缘电缆生产难度高,生产效率低。国内目前适用于内薄外厚绝缘共挤挤出的挤塑机,都是按照内、外模芯加模盖的挤出方式,该方式生产的双层绝缘电缆,当内层厚度较薄时,断裂伸长率难以满足要求,且更换线缆规格时,模具拆卸复杂,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缆的断裂伸长率较差的问题,且内层厚度可调性好,更换规格时,只需更换一个模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薄外厚绝缘挤出分料器,包括从外至内依次套设的模盖、外模芯、内模芯,所述外模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内模芯包括依次设置的内模芯锥面头、模芯圆柱中段、以及模芯尾,所示外模芯的出料口与模芯圆柱中段形成内层挤料通道,外模芯的外模芯锥面头与模盖的内锥面形成外层挤料通道,内模芯锥面头与模盖的内锥面形成内外层挤料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调整内层挤料通道进料压强和外层挤料通道进料压强比实现调整内外层的厚度占比。
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层挤料通道大于内层挤料通道压强。
因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具备以下有意效果:
原方式外模芯的承线即为内层绝缘厚度的定径段,内层厚度不可调,挤出过程中材料过模后剪切较大,内层绝缘较薄时,造成绝缘机械物理性能较差。
改进后的分料器替代了原外模芯,分流器的流道变化后,内层厚度可调,挤出过程中剪切减小,内外层材料同时与导体接触,避免内层绝缘单独与导体接触,造成内层绝缘与导体直接接触出现骤冷,影响机械性能。
改进后的分料器可以减少电缆规格更换时模具更换次数,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标记5处对应放大图;
图4为外模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模盖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内模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普天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中菱无线通信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普天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中菱无线通信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588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