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芯线扭线打端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53466.9 | 申请日: | 202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0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甘宝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森佳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H01R43/055 |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线扭线打端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芯线扭线打端机,包括机架、打端装置、扭线装置以及端子上料装置;固定设置在机架的第一下端子模具、可垂直运动的第一上端子模具,以及带动上端子模具运动的端子冲床,所述第一下端子模具和第一上端子模具的形状均与铆接成型后的端子的外形匹配;所述端子上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冲床上的导轮、尾部铰接在机架上的摆臂,安装在摆臂头部的料带钩,以及供端子料带流道的料带通道,所述摆臂中部设有供导轮滑动的轨迹槽,所述轨迹槽的形状呈“L”字形通过打端装置、扭线装置和端子上料装置巧妙配合,使得线材在扭紧后就可以被立刻铆接上端子,省时省力,工序良品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线头尾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芯线扭线打端机。
背景技术
在绝缘线加工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对剥去芯线皮的铜丝进行扭紧,以便于后续将端子铆接到铜线上,而铜线束在经过扭转过后若没有继续施加使其保持姿态的力,铜丝由于其金属特性,铜丝束会自持续发散,并且恢复一定程度的原状,不利于后续对铜丝的铆接,因此一种新型的芯线扭线打端机是目前所需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芯线扭线打端机,包括机架、打端装置、扭线装置以及端子上料装置;
固定设置在机架的第一下端子模具、可垂直运动的第一上端子模具,以及带动上端子模具运动的端子冲床,所述第一下端子模具和第一上端子模具的形状均与铆接成型后的端子的外形匹配;
所述端子上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冲床上的导轮、尾部铰接在机架上的摆臂,安装在摆臂头部的料带钩,以及供端子料带流道的料带通道,所述摆臂中部设有供导轮滑动的轨迹槽,所述轨迹槽的形状呈“L”字形。
优选的,扭线装置包括第二纵移滑台,以及转动安装在第二纵移滑台上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通过传动部件与电机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安装有扭线夹具。
优选的,所述扭线夹具可在第一上端子模具和第一下端子模具之间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打端装置、扭线装置和端子上料装置巧妙配合,使得线材在扭紧后就可以被立刻铆接上端子,省时省力,工序良品率高,同时端子上料装置由可以依托打端装置,快速地为打端子装置补充端子原料,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列举的工业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芯线长度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夹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芯线剥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6为扭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端子上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以的“输送机械手”的输送方向为“横向”,以垂直于“横向”的方向为“纵向”,以同时垂直于前述的“横向”和“纵向”的方向为“垂直方向”,以上定义仅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原理,便于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意图,不可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具体的工业使用场合予以说明,参照图1、图5,一种两芯线切长短扭线冲压机,包括输送机械手,沿输送机械手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芯线长度定位装置1、拉线装置2、芯线剥皮装置3、第一端子冲压装置4、第二端子冲压装置5,以及与第一端子冲压装置4配合的、用于扭芯线的扭线装置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森佳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森佳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53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芯线冲压穿套机
- 下一篇:一种蛇皮袋封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