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货架立柱与横梁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48750.7 | 申请日: | 202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1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鸿昌智能货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B7/18 | 分类号: | F16B7/18;F16B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货架 立柱 横梁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货架立柱与横梁连接结构,包括立柱固定板、横梁端头和底板,立柱固定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卡位板,立柱固定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栓筒,螺栓筒的内部开设有立柱螺栓孔,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梁侧固定板,梁侧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梁侧螺口,梁侧螺口卡合连接有侧位螺栓,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梁端固定板,梁端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有梁端螺口,通过在底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梁侧固定板和梁端固定板,保证了该连接结构的侧向多方位卡合固定,进而保证了该连接结构固定安装后的稳定性,通过在横梁端头开设螺栓槽组件卡合连接螺栓筒,保证了该设备安装时的对位快捷组装,保证了连接件的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柱与横梁连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型货架立柱与横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立柱与横梁的连接设计是幕墙设计中的一个难点。这是因为抵抗风荷载要求的是个牢字,而吸收地震作用和温差产生的热应力则要求个活字。设计时只有把这两个看似矛盾要求统一起来,才有可能是好的结构。而玻璃对横梁又是偏心压力,容易造成横梁偏转,这又是一个立柱与横梁设计中很棘手的问题。所以尽管立柱与横梁的连接的方法种类繁多,但好的设计很少。比较典型的结构有以下几种:横竖插接式、角码胀浮式、角码插接式、通槽螺栓式、双向锁紧式等。
目前,现有的重型货架立柱与横梁连接结构往往存在着卡合不够方便、连接不够稳固的缺点。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重型货架立柱与横梁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货架立柱与横梁连接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货架立柱与横梁连接结构,包括立柱固定板、横梁端头和底板,所述立柱固定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卡位板,所述立柱固定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栓筒,所述螺栓筒的内部开设有立柱螺栓孔,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梁侧固定板,所述梁侧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梁侧螺口,所述梁侧螺口卡合连接有侧位螺栓,所述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梁端固定板,所述梁端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有梁端螺口,所述梁端螺口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端位螺栓,所述横梁端头的一侧开设有若干螺栓槽,所述螺栓槽设置有四个,所述螺栓槽的内部开设有螺栓卡合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位板位于两块立柱固定板之间,所述卡位板的一侧宽带大于立柱固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位螺栓和端位螺栓采用不同的大小规格,所述侧位螺栓和端位螺栓分别与梁侧螺口和梁端螺口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梁侧固定板和梁端固定板之间角度均为直角,所述底板、梁侧固定板和梁端固定板均采用合金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栓槽的深度与螺栓筒的深度相同,所述螺栓卡合孔的外径与立柱螺栓孔的外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梁侧螺口和梁端螺口均设置有四个且为矩形四角的位置排布关系,所述梁侧螺口顶端的高度高于梁端螺口顶端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梁端固定板的外表面距离卡位板保持有一个立柱固定板的厚度,所述立柱固定板的背面开设有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重型货架立柱与横梁连接结构,通过在底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梁侧固定板和梁端固定板,保证了该连接结构的侧向多方位卡合固定,进而保证了该连接结构固定安装后的稳定性,通过在横梁端头开设螺栓槽组件卡合连接螺栓筒,保证了该设备安装时的对位快捷组装,保证了连接件的安装效率,通过在采用不同规格的侧位螺栓、端位螺栓、梁侧螺口和梁端螺口组件,保证了该设备在安装卡合时的防呆卡合设计,确保了不同使用者均能快速找到装配该结构的方法,提升了装配的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鸿昌智能货架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鸿昌智能货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87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