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47199.4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3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司少娟;白鹏;文小敏;刘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沛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李倩倩 |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通过输水管线依次连通的集水池、预处理装置、预反应器、生化反应池、超滤装置、消毒池,预处理装置用于去除工业污水中的油和大颗粒悬浮物;预反应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布水器、第二布水器,第一布水器与第二布水器之间设有光催化氧化组件,第二布水器下方设有曝气组件;预反应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及温度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及时对废水进行降温,能够避免因温度急剧上升而发生的危险;通过第一布水器和回流泵使第一壳体内的污水进行循环,提高预反应器内污水的流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是我国水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之一,工业废水尤其是有机废水的污染源日益增多。有机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其组成以酚类、卤代烃、芳烃及其衍生物、杂环化合物为主,其来源以化工废水、印染废水、造纸废水和制药废水居多。鉴于有机废水的高污染特性,直接排放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选择合适、合理的方法和净化装置对工业有机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规定要求的排放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主要是以生化处理为核心,由于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高导致污水的可生化性很差,进水难以满足生化系统的设计要求,并对生化处理系统具有很大的冲击,使得处理后的出水水质难以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污标准。此外,光催化氧化法是目前处理有机废水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但光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会释放热量,温度升高可以加快反应速度,但是温度超过一定值后,反应速度急剧上升容易发生危险,而现有光催化氧化反应器中未设置有应对上述危险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装置,大大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工业污水通过预处理装置、预反应器、生化反应器、超滤装置、消毒池后能够快速、高效的净化水质,处理效果好;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及时对废水进行降温,能够避免因温度急剧上升而发生的危险;通过第一布水器和回流泵使第一壳体内的污水进行循环,提高预反应器内污水的流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通过输水管线依次连通的集水池、预处理装置、预反应器、生化反应池、超滤装置、消毒池,所述预处理装置用于去除工业污水中的油和大颗粒悬浮物;
所述预反应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布水器、第二布水器,所述第一布水器与所述第二布水器之间设有光催化氧化组件,所述第二布水器下方设有曝气组件;所述第一壳体侧壁下部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及回水口,所述预处理装置的出水口、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二布水器依次通过输水管线连通,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生化反应池的进水口通过输水管线连通,所述第一壳体上的回水口通过输水管线和回流泵与所述第一布水器连通;
所述预反应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及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侧壁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外侧壁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端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所述温度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外侧壁上,所述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业污水处理装置使用时,收集于集水池内的工业污水首先通过预处理装置对污水中的油和大颗粒悬浮物进行去除,然后通过预反应器中的光催化氧化组件和曝气组件对污水进行预降解,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进而提高生化反应池的处理效率,最后再通过生化反应池、超滤装置、消毒池处理后即可达到排放标准;此外,光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会释放热量,温度升高可以加快反应速度,但是温度超过一定值后,反应速度急剧上升容易发生危险,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及时对废水进行降温,能够避免因温度急剧上升而发生的危险;通过第一布水器和回流泵使第一壳体内的污水进行循环,提高预反应器内污水的流动性,进而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沛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沛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71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