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烯丙基醚工艺废盐的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42154.8 | 申请日: | 2020-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6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李小兵;兰剑平;颜邦民;向英;王剑宇;王娟;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化研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1D36/00;B01F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基 工艺 处理 系统 | ||
一种烯丙基醚工艺废盐的处理系统,包括干燥机、溶解釜、结晶釜、离心机,所述干燥机为真空耙式干燥机,真空耙式干燥机的排气口用于与抽真空装置连接,真空耙式干燥机的排料口通过第一管路对溶解釜供料,溶解釜的排料口通过第二管路对结晶釜供料,该结晶釜的馏出液口通过第一回流管道与溶解釜相连,所述结晶釜的排料口通过第三管道对离心机供料,该离心机的液体排料口通过第二回流管道与结晶釜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可有效分离、回收受有机物污染的废盐,提高经济价值,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烯丙基醚工艺废盐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烯丙基醚以碱原料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固态废盐,产生的废盐初始状态为有油状不均匀褐色物质吸附在盐上,废盐由于受到制备过程中有机物污染,呈潮湿状,形成固废,是一种危废,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主要污染物是多羟基醇、烯丙基醚,以及微量聚合物等。
这种废盐污染物处理分离难度大,目前,尚没有有效的处理手段,给该产品的发展带来极大障碍。
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受有机物污染的废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烯丙基醚工艺废盐的处理系统,其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可有效分离、回收受有机物污染的废盐,提高经济价值,符合环保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烯丙基醚工艺废盐的处理系统,包括干燥机、溶解釜、结晶釜、离心机,所述干燥机为真空耙式干燥机,真空耙式干燥机的排气口用于与抽真空装置连接,真空耙式干燥机的排料口通过第一管路对溶解釜供料,溶解釜的排料口通过第二管路对结晶釜供料,该结晶釜的馏出液口通过第一回流管道与溶解釜相连,所述结晶釜的排料口通过第三管道对离心机供料,该离心机的液体排料口通过第二回流管道与结晶釜相连。
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过滤器。
所述离心机的固体排料口通过第四管路与第二干燥机相连。
所述抽真空装置的下游端设有冷凝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烯丙基醚工艺废盐的处理系统包括干燥机、溶解釜、结晶釜、离心机。所述干燥机为真空耙式干燥机,真空耙式干燥机的排气口用于与抽真空装置连接,真空耙式干燥机的排料口通过第一管路对溶解釜供料,受有机物污染的潮湿状的废盐进入真空耙式干燥机中,由于工艺废盐的沸点远远低于有机污染物,这种潮湿状的废盐经过加热,将废盐上吸附的有机污染物如多羟基醇、烯丙基醚等挥发,且通过排气口排出真空耙式干燥机,留下较为纯净的固态盐,进入溶解釜,利用盐溶解度大的特点,利用水进行溶解,得到盐溶液。溶解釜的排料口通过第二管路对结晶釜供料,该结晶釜的馏出液口通过第一回流管道与溶解釜相连,溶解釜中溶解得到的盐溶液通过第二管路进入结晶釜中,盐溶液中多余的水分蒸馏出,经过第一回流管道回流至溶解釜中,作为溶剂,结晶釜中的物料结晶,得到过饱和溶液。所述结晶釜的排料口通过第三管道对离心机供料,该离心机的液体排料口通过第二回流管道与结晶釜相连,过饱和溶液进入离心机中离心,将其中的晶体和母液分离,晶体保留在离心机中,得到纯净的盐产品,用于下游工艺继续加工,如干燥,得到目标产品,离心得到的母液通过第二回流管道返回结晶釜中,可促进结晶釜中的盐溶液结晶。如此得到的盐可作为原料直接使用,或者作为商品对外供货,有效回收利用了固态废盐。
2、第二管路上设有过滤器,用于将盐溶液中的不溶固体过滤出,保证结晶釜中的盐溶液顺利结晶,且保证后续产品的纯度。
3、离心机的固体排料口通过第四管路与第二干燥机相连,用于将潮湿的纯净的盐干燥,便于储存。
4、抽真空装置的下游端设有冷凝器,用于将真空耙式干燥机排出的有机蒸汽冷却为液态,作为原料重复使用,且避免这些气态的有机蒸汽外排,有效满足环保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化研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化研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2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