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医用隔离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34217.5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1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邢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康有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F5/443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沈雄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医用 隔离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简易医用隔离贴,用于保护患者造口外周的皮肤,包括:亲肤贴布,与所述造口外周的皮肤接触,所述亲肤贴布的中央形成有布面中心孔;以及防水膜,与所述亲肤贴布连接,以与所述亲肤贴布形成一整体;其中,所述防水膜与所述布面中心孔相对的区域形成有套设区,所述套设区被配置为供所述造口穿设且能够利用所述防水膜自身的张力张紧于所述造口外周,用于与所述造口形成密封。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中的简易医用隔离贴可以简单、有效地解决造口排泄物导致的皮肤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简易医用隔离贴。
背景技术
造口一般是针对直肠癌、膀胱癌、肠梗阻等,为了保住患者的性命,医生手术切除病变的部位。具有造口的患者身体发生了变化,排泄物不能随意控制,需使用造口袋储蓄排泄物,如尿液、粪便。医用造口袋产品按照病人造口改道情况分为尿路造口袋和肛肠造口袋,每种造口袋按照设计结构大体分为粘贴式和非粘贴式两大类。
粘贴式产品采用中心有孔的黏胶底盘,粘贴在造口周围,底盘上接驳集尿/便袋来进行尿液/粪便收集。这类造口袋采用黏胶底盘粘贴在身体上,由于底盘要承载集尿/便袋的重量,所以黏胶底盘的面积较大,直径大约为9cm-11cm,长期粘贴于皮肤,皮肤不透气,易造成皮肤过敏、发炎、发痒等问题,患者无法长期佩戴这类造口袋。
非粘贴式造口袋是粘贴式产品的一种改进。非粘贴式造口袋采用松紧带作为束带,将集尿腔/集便腔按压在造口周围,集尿腔/集便腔上连接有尿液/粪便收集袋。这种造口袋采用腰带来承载集便袋的重量,不采用黏胶底盘,因此,不存在粘贴带来的皮肤问题。但是这类造口袋的集尿腔/集便腔的腔口面积是大于造口面积,造口与集尿腔/集便腔的腔口翻边之间存在皮肤裸露区,尿液/粪便在从造口排出来之后,会流经该皮肤裸露区后才进入集尿腔/集便腔。尿液中含有尿酸,有些患者长期浸润皮肤也会造成皮肤发炎发痒等问题;大便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细菌,非常容易对皮肤造成侵蚀,造成皮肤红肿发炎发痒情况。这种情况使得用户非常痛苦和无奈。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简易医用隔离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简易医用隔离贴,能够简单、有效地解决造口排泄物导致的皮肤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医用隔离贴,用于保护患者造口外周的皮肤,包括:亲肤贴布,与所述造口外周的皮肤接触,所述亲肤贴布的中央形成有布面中心孔;以及防水膜,与所述亲肤贴布连接,以与所述亲肤贴布形成一整体;其中,所述防水膜与所述布面中心孔相对的区域形成有套设区,所述套设区被配置为供所述造口穿设且能够利用所述防水膜自身的张力张紧于所述造口外周,用于与所述造口形成密封。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水膜与所述布面中心孔相对的区域形成有以所述布面中心孔的圆心为交汇中心且沿所述布面中心孔的径向延伸的多个细缝,以形成所述套设区。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套设区还形成有孔径小于所述布面中心孔孔径的膜面中心孔,其中,所述膜面中心孔和所述造口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细缝自所述膜面中心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造口侧辐射。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膜面中心孔和所述布面中心孔同心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水膜靠近所述亲肤贴布的一侧为黏胶粘贴层,所述防水膜通过所述黏胶粘贴层固接于所述亲肤贴布。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布面中心孔与所述膜面中心孔之间形成有防水膜中心环,所述细缝设于所述防水膜中心环上。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细缝等间隔设置,所述细缝的数量为2条~5条。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细缝的长度相等。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水膜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厚度为0.01mm-0.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康有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康有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42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变形的塑料件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色母粒生产用残留橡胶分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