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纯度三氧化二铝晶体生产的多级连熔炉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20805.3 | 申请日: | 2020-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0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孙启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海县奥兰石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29/20 | 分类号: | C30B29/20;C30B35/00;F27D7/06;F27D27/00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刘刚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纯度 氧化 晶体 生产 多级 熔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高纯度三氧化二铝晶体生产的多级连熔炉,包括第一熔炉、第二熔炉和氮气发生器,所述第一熔炉通过支撑座固定安装在第二熔炉的顶部,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熔炉与第二熔炉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熔炉的底端两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底座与接料盘,所述安装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侧安装板,且侧安装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二熔炉的后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氮气发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计为由两个熔炉组成,原料可分别进入双熔炉内进行多级连熔处理,相比于传统的单次熔融处理,有效提高了原料的熔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氧化二铝晶体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高纯度三氧化二铝晶体生产的多级连熔炉。
背景技术
三氧化二铝就是氧化铝,是铝的稳定氧化物,在矿业、制陶业和材料科学上又被称为矾土,一般三氧化二铝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无臭、无味、质极硬,易吸潮而不潮解。
三氧化二铝在进行晶体生产时需要对原料进行熔融处理,因此需要使用到熔炉,传统的熔炉一般只是设置有一个炉腔,只能对原料进行初步一次熔融,熔融效果并未达到最佳,且传统的熔炉在内部并未安装有任何送料结构,在进行熔融后,难以对高温粘稠流体进行取料,需要进行一定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高纯度三氧化二铝晶体生产的多级连熔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三氧化二铝在进行晶体生产时需要对原料进行熔融处理,因此需要使用到熔炉,传统的熔炉一般只是设置有一个炉腔,只能对原料进行初步一次熔融,熔融效果并未达到最佳,且传统的熔炉在内部并未安装有任何送料结构,在进行熔融后,难以对高温粘稠流体进行取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高纯度三氧化二铝晶体生产的多级连熔炉,包括第一熔炉、第二熔炉和氮气发生器,所述第一熔炉通过支撑座固定安装在第二熔炉的顶部,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熔炉与第二熔炉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熔炉的底端两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底座与接料盘,所述安装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侧安装板,且侧安装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二熔炉的后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氮气发生器;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的转轴一端穿过并延伸至第二熔炉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送料螺杆,所述第二熔炉的底部壳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熔炉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出料管,所述第一加热器、氮气发生器及第二加热器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熔炉与第二熔炉之间通过导料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与安装底座之间通过安装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氮气发生器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导气管,且导气管分别穿过第一熔炉、第二熔炉与第一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上通过合页安装有管盖。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内部开设有颗粒通孔,且出料管位于接料盘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熔炉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口。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关于第一熔炉的纵向中心轴对称安装有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该装置设计为由两个熔炉组成,原料可分别进入双熔炉内进行多级连熔处理,相比于传统的单次熔融处理,有效提高了原料的熔融效果。
(2)、通过在该装置内部安装有可驱动转动的送料螺杆,在原料进行二次熔融时,该送料螺杆可使熔融的原料进行搅动,提高了二次熔融效果,且需要取出熔融原料时,可通过送料螺杆自动将原料送出,具备自动出料的功能,无需人工取料,方便且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海县奥兰石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海县奥兰石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08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