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进行CO脱硝的水泥厂用分解炉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88133.2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1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熊教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宇飞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7/00;F27D19/00;F27D3/00;C04B7/4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co 水泥厂 分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进行CO脱硝的水泥厂用分解炉,包括分解炉本体和电动阀,所述分解炉本体的下端右侧和下端前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三次风管和通煤管,且通煤管的前侧安装有抽料泵,所述分解炉本体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中转管,所述电动高温调节阀的上侧连接有通CO管,所述电动阀位于反应箱的中部左侧,所述通NOx管的上端内侧安装有第二流量计,所述三次风管的内端为不锈钢管,所述通煤管的前端连通连接有第一级旋风筒。该可进行CO脱硝的水泥厂用分解炉,便于使得煤的燃烧效率高,节约用煤量,便于进行隔热和保温,使使用寿命长,同时便于使分解炉本体分解效果好,以及便于使得脱硝彻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厂脱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进行CO脱硝的水泥厂用分解炉。
背景技术
由于水泥厂分解炉在分级燃烧过程中,锥部会产生有过剩的CO,而NOx是大气污染中影响较大的污染物,对人体、环境和生态系统均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为此通过脱硝装置使NOx与CO进行反应,生成N2和CO2,实现无氨脱硝;
现有的可进行CO脱硝的水泥厂用分解炉,一般难以使煤的燃烧效率高,导致用煤量高,不便于进行隔热和保温,分解效率低,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进行CO脱硝的水泥厂用分解炉,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CO脱硝的水泥厂用分解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可进行CO脱硝的水泥厂用分解炉,一般难以使煤的燃烧效率高,导致用煤量高,不便于进行隔热和保温,分解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进行CO脱硝的水泥厂用分解炉,包括分解炉本体和电动阀,所述分解炉本体的下端右侧和下端前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三次风管和通煤管,且通煤管的前侧安装有抽料泵,并且抽料泵的右侧贴合连接有盛煤箱,所述分解炉本体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中转管,且中转管的中部上侧安装有电动高温调节阀,所述电动高温调节阀的上侧连接有通CO管,且通CO管的下端内侧安装有第一流量计,并且通CO管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反应箱,所述电动阀位于反应箱的中部左侧,且反应箱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通NOx管,并且反应箱的后端内侧安装有显示屏和控制器,所述通NOx管的上端内侧安装有第二流量计,且第二流量计的下侧连接有抽气泵,并且抽气泵的左侧贴合连接有盛NOx箱,所述三次风管的内端为不锈钢管,且不锈钢管的内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耐火隔热层和保温层,所述通煤管的前端连通连接有第一级旋风筒,且第一级旋风筒的前侧依次连通连接有第二级旋风筒、第三级旋风筒、第四级旋风筒和第五级旋风筒。
优选的,所述三次风管、通煤管和中转管均与分解炉本体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且三次风管、通煤管和中转管均与分解炉本体构成连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通煤管通过抽料泵与盛煤箱为连通连接,且通煤管呈四通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抽料泵、电动高温调节阀、第一流量计、电动阀、第二流量计、抽气泵、显示屏和控制器均为电连接,且中转管和通CO管均与电动高温调节阀为螺纹连接,并且显示屏和控制器均与反应箱镶嵌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转管和反应箱均与通CO管为连通连接,且反应箱和盛NOx箱均与通NOx管为连通连接,并且中转管呈五通状结构,而且反应箱位于盛NOx箱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管的内外直径间距尺寸均大于耐火隔热层和保温层的内外直径间距尺寸,且三次风管、通煤管、中转管、通CO管、通NOx管均由不锈钢管、耐火隔热层和保温层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进行CO脱硝的水泥厂用分解炉,便于使得煤的燃烧效率高,节约用煤量,便于进行隔热和保温,使使用寿命长,同时便于使分解炉本体分解效果好,以及便于使得脱硝彻底;
1.设置有分解炉本体、三次风管、通煤管和抽料泵,通过抽料泵进行作业,便于使盛煤箱内的煤由四通状结构的通煤管均分通入分解炉本体的内部,便于在三次风管的通风状态下,使得煤的燃烧效率高,从而便于节约用煤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宇飞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天宇飞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8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防撞功能的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铁制品剪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