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层建筑装配用装配式爬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81462.4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4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梁东;张茗荠;贾鹏男;李超;刘超;董跃;马丽丽;梁舰;夏婉君;赵颜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研建科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5/00 | 分类号: | E04G5/00;E04G3/28;E04G21/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杨明辉 |
| 地址: | 1001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装配 装配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装配用装配式爬架,包括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架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后端外表面铰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板,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另一端与伸缩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卡槽,该装置能够便于使用者将两个板材搬运然后通过铰接打开板材固定在支撑架上,同时通过伸缩板能够弥补附着架与楼板之间的间距缝隙,从而降低工具掉落的几率以及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进而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爬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装配用装配式爬架。
背景技术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是本世纪初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脚手架技术,对我国施工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它将高处作业变为低处作业,将悬空作业变为架体内部作业,具有显著的低碳性,高科技含量和更经济、更安全、更便捷等特点,附着升降脚手架是指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外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主要由附着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附着支座、防倾装置、防坠落装置、升降机构及控制装置等构成。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搭建板材为单个板材拼接搭建,需要使用者往返来回取板固定板材,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同时延长了工期时间;
2.传统附着式脚手架距离楼板之间有较大的缝隙,导致使用者的操作工具极易从缝隙中掉落,然而楼层较高工具掉落即会误伤楼下人群,增加了施工时的危险系数,同时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效率;
为此,提出一种高层建筑装配用装配式爬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装配用装配式爬架,该装置能够便于使用者将两个板材搬运然后通过铰接打开板材固定在支撑架上,同时通过伸缩板能够弥补附着架与楼板之间的间距缝隙,从而降低工具掉落的几率以及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进而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层建筑装配用装配式爬架,包括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架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后端外表面铰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板,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另一端与伸缩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能够便于使用者将两个板材搬运然后通过铰接打开板材固定在支撑架上,同时通过伸缩板能够弥补附着架与楼板之间的间距缝隙,从而降低工具掉落的几率以及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进而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槽与卡块相互卡合,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贯穿卡槽并延伸至卡块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第一支撑板上的卡块与支撑架上的卡槽衔接,进一步再将第一螺栓螺纹连接进入卡块的内部,通过卡槽、卡块与第一螺栓的配合使用下,能够提高第一支撑板在支撑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呈U型结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插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端外表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清理块,所述连接块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插接槽,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接槽与插杆相互吻合,所述固定块与连接块相互匹配,所述固定块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槽贯穿连接块,所述第二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研建科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研建科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1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粒尾气吸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主轮轴承杯防损坏拆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