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通管焊接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50950.9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24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北极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四通 焊接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通管焊接夹具,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芯模座,在芯模座上水平设置有推拉气缸和芯模,推拉气缸连接有凹形推块,在芯模中设置有定位销管,在机架上设置有上定位机构和下定位机构,上定位机构中的上定位杆与定位销管的内孔相适配,在上定位机构上设置有铰接座,在铰接座上铰接有手柄,手柄上与上定位杆相连,在铰接座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感应开关,第一感应开关通过中控装置与推拉气缸电连接;下定位机构中的下定位杆与定位销管的内孔相适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保证焊接在管件上的两个接头之间的同轴度≤0.3,而且在焊接完成后不需要等焊接管件冷却就能将焊接管件脱料,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夹具,尤其涉及四通管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在生产尾气排放连接管这样的类四通管件时,需要在管件上焊接两个对称的接头,并保证两个接头之间的同轴度需要保持在0.3以内。在焊接过程中,将待焊接管件套装在带有定位孔的芯模上,然后用一根定位插销插在管件的连接孔及芯模的定位孔中,然后将两个接头分别套装在定位插销的两端,两个接头通过定位插销分别放置在待焊接管件上的两个连接孔中,然后用焊枪将两个接头焊接在两个连接孔上。这样焊接出来的两个接头之间的同轴度偏差一般都在0.8以上,这时就需要依靠额外的整形工作来调整两个接头之间的同轴度,这样就加大了工作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在焊接完成后需要等管件冷却后才能将管件从芯模上取下,进一步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工作人员无法判断管件温度,有时还容易误碰到高温管件而出现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焊接在一根管件上的两个接头之间的同轴度≤0.3、且能自动脱料的四通管焊接夹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四通管焊接夹具,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芯模座,在芯模座上水平设置有推拉气缸,在芯模座上滑动设置有凹形推块,凹形推块与推拉气缸相连,在芯模座上水平设置有芯模,凹形推块包裹在芯模外侧壁上、并能沿着芯模外侧壁左右运动,在芯模上开设有贯穿芯模上下侧壁的通孔,在通孔中设置有定位销管,在机架上设置有上定位机构和下定位机构,所述上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方的上支座,在上支座上设置有上气缸,在上气缸的输出轴的底部连接有上定位杆,在上定位杆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圆柱台阶部和第二圆柱台阶部,第一圆柱台阶部与定位销管的内孔相适配,第二圆柱台阶部与待焊接接头的内腔相适配,在上气缸的顶部设置有铰接座,在铰接座上铰接有手柄,在手柄上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上气缸中的输出轴相连,在铰接座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感应开关,第一感应开关通过中控装置与推拉气缸电连接;所述下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下方的下支座,在下支座上设置有下气缸,在下气缸的输出轴的顶部连接有下定位杆,在下定位杆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三圆柱台阶部和第四圆柱台阶部,第三圆柱台阶部与定位销管的内孔相适配,第四圆柱台阶部与待焊接接头的内腔相适配,上定位杆的中轴线与下定位杆的中轴线之间的重合度误差≤0.3μm。
进一步的,前述的四通管焊接夹具,其中,在铰接座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感应开关,第二感应开关与手柄的前端相对齐,第二感应开关通过中控装置与上气缸、下气缸电连接。
进一步的,前述的四通管焊接夹具,其中,在芯模的上下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垫块,定位销管的上下两端向外凸出于芯模,两个限位垫块分别套设在定位销管的上下两端,限位垫块与芯模之间通过沉头螺栓相连,限位垫块与芯模之间设置有可调节的间隙。
进一步的,前述的四通管焊接夹具,其中,在芯模与限位垫块之间的间隙中可插入相适配的调节垫片。
进一步的,前述的四通管焊接夹具,其中,推拉气缸与芯模座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在芯模座上设置有连接座,在连接座上设置有气缸座,在气缸座中开设有贯穿气缸座左右侧壁的滑槽,推拉气缸设置在气缸座的左侧端,在推拉气缸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长滑块,长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中,长滑块的右端向右伸出于气缸座后与凹形推块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北极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北极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09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的线包与引线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固液分离功能的环保分类垃圾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