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清肠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50696.2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3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婉 |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A61M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清肠车 | ||
移动清肠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医护人员在对盆腔CT患者灌肠时操作不便的问题;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分布且可前后移动的抽屉,固定块前端开设有位于下侧的抽屉下方的容纳槽,固定块后侧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开口朝下的支撑筒,支撑筒上端贯穿固定块且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挂钩,固定块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与放置槽连通的滑动槽,滑动槽的底部经左右轴向的弹簧连接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的相对端可与支撑筒接触;减少医护人员的准备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便于对灌肠袋的高度进行调节,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人数,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清肠车。
背景技术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可以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
在对患者进行盆腔CT检查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灌肠操作,但是在临床操作中由于所需准备物品较多,且灌肠液的高度调整不便,需要多个医护人员共同操作,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移动清肠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医护人员在对盆腔CT患者灌肠时操作不便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分布且可前后移动的抽屉,固定块前端开设有位于下侧的抽屉下方的容纳槽,固定块后侧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开口朝下的支撑筒,支撑筒上端贯穿固定块且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挂钩,固定块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与放置槽连通的滑动槽,滑动槽的底部经左右轴向的弹簧连接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的相对端可与支撑筒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抽屉与分隔板的设置,便于将灌肠用品分类收纳,减少医护人员的准备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支撑筒与踏板的设置,便于对灌肠袋的高度进行调节,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人数,容纳槽的设置,便于对医疗废弃物进行收纳,防止对病房环境造成污染,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筒的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固定块1,固定块1上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分布且可前后移动的抽屉2,固定块1前端开设有位于下侧的抽屉2下方的容纳槽3,固定块1后侧开设有放置槽4,放置槽4内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开口朝下的支撑筒5,支撑筒5上端贯穿固定块1且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挂钩6,固定块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与放置槽4连通的滑动槽7,滑动槽7的底部经左右轴向的弹簧8连接有限位杆9,两个限位杆9的相对端可与支撑筒5接触。
为了提高支撑筒5的稳定性,所述的放置槽4内设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上端设有与支撑筒5滑动连接的导向杆11。
为了提高限位效果,所述的两个限位杆9的相对端分别设有橡胶垫12,支撑筒5的左右两端面为磨砂面。
为了限位杆9左右移动,所述的放置槽4内设有位于支撑板10下方且可上下移动的T形推板13,T形推板13的左右两端分别经连杆14与其对应侧的限位杆9铰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婉,未经李晓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06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阀结构及柱塞输液泵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纱线加工用表面清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