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密半导体PCB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02760.X | 申请日: | 2020-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1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徐超;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仁创艺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1 |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郝艳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半导体 pcb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密半导体PCB连接器,包括电路基板层,设于所述电路基板层之上的上感光膜层,设于所述电路基板层之下的下感光膜层,所述上感光膜层中设置有上PIN针,所述下感光膜层中设置有下PIN针,所述电路基板层中开设有高精密通孔,所述高精密通孔中设置有多层的电镀影像转移层,所述上PIN针和所述下PIN针分别连接于所述电镀影像转移层的顶部和底部;实际应用中,去掉上感光膜层和下感光膜层后,连接上PIN针和下PIN针即可用于检测;通过高精密通孔中多层的电镀影像转移层,满足上PIN针和下PIN针测试半导体芯片精密测试的要求,传输更稳定;本实用新型信号传输更精密,传输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密半导体PCB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规使用的PCB连接器为塑料机构+PIN针结构,常规的连接器测试PIN针结构数少,由于PIN针结构尺寸受工艺限制,所以对于更精密的半导体测试连接器,传统的塑料机构+PIN针结构已达不到半导体芯片精密测试的要求,需要更精密信号传输和更稳定的连接器来满足半导体芯片测试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更精密,传输更稳定的精密半导体PCB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密半导体PCB连接器,包括电路基板层,设于所述电路基板层之上的上感光膜层,设于所述电路基板层之下的下感光膜层,所述上感光膜层中设置有上PIN针,所述下感光膜层中设置有下PIN针,所述电路基板层中开设有高精密通孔,所述高精密通孔中设置有多层的电镀影像转移层,所述上PIN针和所述下PIN针分别连接于所述电镀影像转移层的顶部和底部。
进一步,任一所述高精密通孔中的所述电镀影像转移层至少有三层。
进一步,所述电镀影像转移层包括影像转移层,电镀于所述影像转移层之上的电镀铜层。
进一步,所述高精密通孔至少有一个,所述上PIN针和所述下PIN针与所述高精密通孔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上PIN针由厚铜多次电镀后叠加制成,所述下PIN针由厚铜多次电镀后叠加制成。
进一步,所述电路基板层包括介电层,设于所述介电层之上的上基材铜层,设于所述介电层之下的下基材铜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实际应用中,去掉上感光膜层和下感光膜层后,连接上PIN针和下PIN针即可用于检测;通过高精密通孔中多层的电镀影像转移层,满足上PIN针和下PIN针测试半导体芯片精密测试的要求,传输更稳定;本实用新型信号传输更精密,传输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电路基板层1;介电层101;上基材铜层102;下基材铜层103;高精密通孔11;上感光膜层21;下感光膜层22;上PIN针31;下PIN针32;电镀影像转移层4;影像转移层41;电镀铜层4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精密半导体PCB连接器,包括电路基板层1,设于所述电路基板层1之上的上感光膜层21,设于所述电路基板层1之下的下感光膜层22,所述上感光膜层21中设置有上PIN针31,所述下感光膜层22中设置有下PIN针32,所述电路基板层1中开设有高精密通孔11,所述高精密通孔11中设置有多层的电镀影像转移层4,所述上PIN针31和所述下PIN针32分别连接于所述电镀影像转移层4的顶部和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仁创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仁创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27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轴加工用的表面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带收纳功能的HDMI转接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