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电开关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69197.7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9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季清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创鸿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17/78 | 分类号: | H03K17/78;G01K1/00;F16J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屠佳婕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开关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电开关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套筒、遮光套筒、防护玻璃、防护气囊和充气手捏球,所述防护套筒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遮光套筒设于防护套筒外侧壁,所述遮光套筒呈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防护套筒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遮光套筒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啮合。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遮光套筒便于强光环境下遮挡部分光源提高光电开关的精准度,密封橡胶圈便于输出光电开关的连接线同时保证防护套筒的密封性,防护玻璃使防护套筒完全密封便于防水防潮,防护气囊便于保护光电开关不在受磕碰的光电开关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光电开关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光电开关就是光电传感器的简称,光电开关的工作原理就是发出光束到达被检测物体,被检测物体对光束的遮挡或反射,光电开关接受反射回来的光束,再根据光束的强弱判断物体的存在,作为精密电气器件,光电开关在安装和使用时对周围环境要求格外高,一般要满足干燥、无污染、无腐蚀,光电传感器不能受到强烈的外力冲击,过于明亮的生产环境也会影响光电开关的精准度,这使得很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不能使用光电开关,即使在这些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光电开关也需要大量的后期维修,使得生产成本过高,在维修期间也拖慢了生产速度,所以急需一种新型光电开关防护装置解决上述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遮光套筒便于强光环境下遮挡部分光源提高光电开关的精准度,密封橡胶圈便于输出光电开关的连接线同时保证防护套筒的密封性,防护玻璃使防护套筒完全密封便于防水防潮,防护气囊便于保护光电开关不在受磕碰的光电开关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电开关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套筒、遮光套筒、防护玻璃、防护气囊和充气手捏球,所述防护套筒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遮光套筒设于防护套筒外侧壁,所述遮光套筒呈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防护套筒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遮光套筒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啮合,所述防护套筒转动设于遮光套筒内,外界环境光线较强时将遮光套筒转动伸长,便于遮挡部分外界光线提高光电按开关的精准度,所述防护玻璃设于遮光套筒远离防护套筒的开口端,防护玻璃便于保护防护套筒内的光电开光不受潮气干扰,所述防护气囊设于防护套筒内侧壁上,所述防护套筒内设有充气软管,所述充气软管与防护气囊相连,所述充气手捏球设于防护套筒一侧,所述充气手捏球的输出端与充气软管相连,挤压充气手捏球对防护气囊充气,防护气囊抱紧光电开关,便于防止光电开关在防护套筒内磕碰,所述支撑组件设于防护组件下方,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支撑板、支撑杆和升降支撑杆,所述支撑板设于遮光套筒下方,所述支撑板呈弧形设置,所述支撑杆设于支撑板下方,所述升降支撑杆铰接设于防护套筒下方,所述底板设于支撑杆和升降支撑杆下方,通过调节升降支撑杆高度,调整防护组件内光电开光与待测产品的角度,便于调高光电开光的检测精准度。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套筒远离开口端的侧壁上设有密封橡胶圈,密封橡胶圈便于输出光电开关的连接线,同时保证防护套筒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气囊与充气软管连接处设有单向气阀,单向气阀便于防止防护气囊漏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一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铰接设于支撑板侧壁,盖板在不使用光电开关时将光电开关遮挡收起便于防灰。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转动设有多组固定螺丝,固定螺丝便于固定光电开关防护装置及光电光感器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套筒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报警扬声器,所述防护套筒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报警扬声器电性相连,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外界环境温度波动较大时,控制器控制报警扬声器发出报警声,吸引巡查人员的注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创鸿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徐州创鸿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9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