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脑血管患者恢复用辅助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68607.6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6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斌;张琳琳;熊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汪学品 |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血管 患者 恢复 辅助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脑血管患者恢复用辅助带,包括有背带主体,所述背带主体的前部两侧分别穿插连接有第一主绳和第二主绳,所述背带主体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横向转轮和第二横向转轮,所述第一主绳的一端与第一横向转轮的顶端滑动连接并贯穿背带主体的底端,所述第二主绳的一端与第二横向转轮的顶端滑动连接并贯穿背带主体的底端,所述背带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借力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借力装置的设计,需要抬起左脚时,拉动第二主绳,与此同时右脚放下进而带动第一主绳向下移动,第一主绳带动受力绳移动从而带动第二主绳移动,通过手拉动第二主绳与第一主绳拉动的合力,因而使用者在使用时能够节省更多的体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恢复辅助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脑血管患者恢复用辅助带。
背景技术
由于疾病的影响,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后期的康复中会出现行走困难的情况,一般通过辅助装置来帮助患者行走,从而使患者走动以带动身体的血液循环。
因患者受疾病的影响,导致身体比较虚弱,从而导致即使使用辅助行走装置时,在行走时依然比较困难,辅助作用效果得不到最大发挥,从而影响患者的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心脑血管患者恢复用辅助带,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心脑血管患者恢复用辅助带,包括有背带主体,所述背带主体的前部两侧分别穿插连接有第一主绳和第二主绳,所述背带主体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横向转轮和第二横向转轮,所述第一主绳的一端与第一横向转轮的顶端滑动连接并贯穿背带主体的底端,所述第二主绳的一端与第二横向转轮的顶端滑动连接并贯穿背带主体的底端,所述第一主绳和第二主绳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套筒,所述背带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借力装置,所述借力装置包括有第一纵向轮和第二纵向轮,所述第一纵向轮和第二纵向轮均设置于背带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纵向轮和第二纵向轮的外部滑动连接有受力绳,所述受力绳的一端与第一主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受力绳的另一端与第二主绳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环形套筒的一侧粘连有调节绑带,所述第一主绳和第二主绳的另一端均固定套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环形套筒远离第一主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副绳,所述副绳的一端与第一主绳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背带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绑带,所述背带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从绑带,所述从绑带的一端穿插连接有活动调节扣。
优选的,所述主绑带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公魔术贴,所述从绑带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母魔术贴,所述公魔术贴的一侧与母魔术贴的一侧粘合。
优选的,所述背带主体的顶端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背带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软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借力装置的设计,需要抬起左脚时,拉动第二主绳,与此同时右脚放下进而带动第一主绳向下移动,第一主绳带动受力绳移动从而带动第二主绳移动,通过手拉动第二主绳与第一主绳拉动的合力,因而使用者在使用时能够节省更多的体力。
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块的设计,在使用时通过限位块控制第一主绳与第二主绳外部的长度,从而便于操作者抓取第一主绳与第二主绳一端的拉手。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带主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86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