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管网全生命周期风险监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47504.1 | 申请日: | 202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8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远;汪宙峰;熊兴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荣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1D21/02;G08C17/02;H04L29/08;G08B21/24;G08B7/06;H02N2/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濮云杉 |
| 地址: |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管网 生命周期 风险 监控 装置 | ||
1.一种地下管网全生命周期风险监控装置,包括设备层、平台层和用户层,所述设备层输出端和平台层输入端通讯连接,平台层输出端和用户层输入端通讯连接,所述设备层包括排水管网监控设备、燃气管道监控设备、给水传感监测设备、水位监控预警装置,所述平台层为GIS三维模型分析平台,所述用户层包括城建部门、城管部门、交管部门、应急部门和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监控预警装置包括发电井盖(17)、电缆(6)和箱体(5),所述发电井盖(17)包括上井盖(11)和下井盖(8),所述上井盖(11)上表面嵌有警报器(10),所述上井盖(11)和下井盖(8)之间设有电能转换装置(7),所述箱体(5)内设有蓄电池(1)、感应器(2)、控制器(3)、散热装置和无线传输模块(4),所述电能转换装置(7)和蓄电池(1)通过电缆(6)连接,所述感应器(2)和控制器(3)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控制器(3)与警报器(10)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控制器(3)通过无线传输模块(4)与GIS三维模型分析平台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网全生命周期风险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井盖(11)和下井盖(8)通过数个弹簧连接,所述弹簧两端有弹簧底座(19),弹簧底座和井盖之间螺栓连接,所述上井盖(11)和下井盖(8)还设有滑动槽(18)滑动槽底部设置有缓冲板(15),所述缓冲板(15)由橡胶树脂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网全生命周期风险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井盖(11)下方设置有橡胶树脂(12),所述橡胶树脂和所述电能转换装置(7)接触产生压力发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网全生命周期风险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7)包括压电模块、连接于压电模块输出端的滤波模块、连接于滤波模块输出端的整形模块,连接于整形模块输出端的稳压模块,连接于稳压模块输出端的中央处理器,连接于中央处理器输出端的蓄电池充电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网全生命周期风险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器(10)为声光警报器,所述声光警报器嵌入在上井盖(11)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网全生命周期风险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2)为微波雷达感应器或超声波感应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网全生命周期风险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14)和散热板(13),所述散热板(13)包括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设在第二散热板的对侧,所述第一散热板内设置有进气风扇,所述第二散热板内置有排气风扇,所述散热板(13)和箱体(5)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网全生命周期风险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6)外边设置有电缆管,所述电缆管和下井盖(8)、箱体(5)连接部位均设有绝缘防水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网全生命周期风险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为警报区域周围住宅居民、公司员工和商户的移动手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荣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荣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475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绿化挡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拨叉摩擦的大齿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