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的气泡铝隔热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97822.1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1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烨;姜芮榆 | 申请(专利权)人: | 圆创享(苏州)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5/20 | 分类号: | B32B15/20;B32B15/00;B32B15/04;B32B33/00;B32B3/08;B32B3/28;B32B25/00;B32B25/04;B32B25/08;B32B27/32;B32B27/08;B32B25/10;B32B15/14;B32B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张静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气泡 隔热 | ||
1.一种高稳定性的气泡铝隔热毯,包括四氟聚乙烯流延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氟聚乙烯流延层(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气泡层(2),所述上气泡层(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抗震层(3),所述上抗震层(3)的两面固定连接有上缓冲柱(4),所述上抗震层(3)与上缓冲柱(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抗刮处理层(5),所述上抗刮处理层(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铝箔层(6),所述上铝箔层(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防腐蚀处理层(7),所述四氟聚乙烯流延层(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下气泡层(8),所述下气泡层(8)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下抗震层(9),所述下抗震层(9)的两面固定连接有下缓冲柱(10),所述下抗震层(9)与下缓冲柱(10)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抗拉力网(11),所述抗拉力网(1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下铝箔层(12),所述下铝箔层(1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下防腐蚀处理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气泡铝隔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氟聚乙烯流延层(1)与上气泡层(2)、四氟聚乙烯流延层(1)与下气泡层(8)、上抗刮处理层(5)与上铝箔层(6)、上铝箔层(6)与上防腐蚀处理层(7)、抗拉力网(11)与下铝箔层(12)、下铝箔层(12)与下防腐蚀处理层(13)均开设有横向导气槽(14)与纵向导气槽(15),所述横向导气槽(14)与纵向导气槽(15)均呈等间距分布,所述横向导气槽(14)与纵向导气槽(15)交错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气泡铝隔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气泡层(2)采用聚乙烯气泡膜,所述上气泡层(2)与下气泡层(8)的厚度为10mm,所述上气泡层(2)与下气泡层(8)的材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气泡铝隔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抗震层(3)采用弹性橡胶,所述上抗震层(3)采用波浪形结构设计,所述上抗震层(3)的厚度为3mm,所述上抗震层(3)与下抗震层(9)的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气泡铝隔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缓冲柱(4)呈等间距分布,所述上抗震层(3)上端面的上缓冲柱(4)的上端与上抗刮处理层(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抗震层(3)下端面的上缓冲柱(4)的下端与上气泡层(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缓冲柱(4)采用橡胶柱,所述上缓冲柱(4)与下缓冲柱(10)的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气泡铝隔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腐蚀处理层(7)采用金面处理的纳米薄板,所述上防腐蚀处理层(7)的厚度为8μm,所述上防腐蚀处理层(7)与下防腐蚀处理层(13)的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圆创享(苏州)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圆创享(苏州)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978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