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机盖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84298.4 | 申请日: | 2020-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9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沈通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亚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壹手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7 | 代理人: | 刘军 |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拆卸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机盖,包括相互卡合匹配的电机壳体和盖体,所述电机壳体均匀设有若干配合块和若干配合条,所述盖体设有若干与配合条匹配的插槽,所述盖体一体连接有加强圈,所述盖体设有若干导轨,所述导轨与加强圈接触,所述导轨滑动匹配有套圈,所述套圈与加强圈之间连接有若干弹簧,所述盖体设有若干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铰接有位置匹配于配合块的L型固定块,所述套圈设有与L型固定块适配的固定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机盖。
背景技术
电机(英文:Electric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
电机需要定期保养,损害后需要维修,电机维修或保养时,需要将电机端盖与电机壳体分离,在实际操作中,通常是首先将电机端盖与电机壳体之间固定连接的螺栓拆除,使电机盖与电机壳体之间可以相对运动,然后,借助铜棒或撬棍并沿电机盖与电机壳体之间的缝隙进行敲击或挤压,使电机盖与电机壳体逐渐分离,采用这种传统的电机盖拆卸方式,不仅会对电机盖造成破坏,甚至可能引起对电机壳体以及电机内部零件不可修复的损伤,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在借助铜棒或撬棍进行电机端盖的拆卸过程中,存在着对操作人员磕、碰伤的安全隐患;而且使用螺栓的方式总会伴随中螺栓滑牙的问题,进而更加难以拆卸,而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使用太过复杂的结构经济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机盖。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机盖,包括相互卡合匹配的电机壳体和盖体,所述电机壳体均匀设有若干配合块和若干配合条,所述盖体设有若干与配合条匹配的插槽,所述盖体一体连接有加强圈,所述盖体设有若干导轨,所述导轨与加强圈接触,所述导轨滑动匹配有套圈,所述套圈与加强圈之间连接有若干弹簧,所述盖体设有若干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铰接有位置匹配于配合块的L型固定块,所述套圈设有与L型固定块适配的固定槽。
进一步限定,所述套圈上有摩擦纹,这样的设计,方便套圈的滑动。
进一步限定,所述弹簧为工业级弹簧,这样的设计,保证弹性效果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限定,所述L型固定块共有四块,这样的设计,保证对电机壳体和盖体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限定,所述L型固定块与配合块的接触面上有斜度,这样的设计,可以起到逐渐拉紧电机壳体和盖体之间的距离的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只需滑动套圈,使固定槽脱出L型固定块,然后扳动L 型固定块就能将电机壳体与盖体分离,拆卸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只需滑动套圈,使固定槽脱出L型固定块,然后扳动L 型固定块就能将电机壳体与盖体分离,无需拧动螺栓,则从根本上不存在螺栓滑牙而导致不易拆卸的问题,而且并不需要进行撬动,则不会对电机壳体或盖体造成损伤;
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结构合理,造价低廉,成本低,易于推广制造,经济性强;
4、加强圈的设置,能对盖体进行加强保护,套圈也对盖体进行一定程度的防护,从而延长盖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机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亚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亚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842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芯结构、动力电池和电动车辆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铜带的裁剪切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