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天线插座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67631.0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43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加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鑫荣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杨小雷 |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天线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天线插座,包括外壳、插座主体和设置在插座主体与外壳之间的定位结构,外壳具有中部空腔,插座主体包括安装于中部空腔的安装部和与安装部呈直角设置的插头部,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壳侧壁上且连通中部空腔的插槽结构,和穿过插槽结构插入外壳内的U形定位卡件,通过U形定位卡件与安装部形成卡接配合即可使插座主体和外壳保持相对安装位置固定,对安装部起到限位安装作用,以防止安装部在中部空腔内发生松动、甚至脱出中部空腔,提高插座主体的安装稳定性,配合固定可靠,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从而提升直角插头连接器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天线插座。
背景技术
汽车天线插座属于连接器的一种,主要用于汽车媒体及通讯设备的高频信号输出,具有传输速度快,信号稳定等特点,在现在的汽车通讯领域应用越开越来越广泛,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上的各种智能通讯设备及功能件都在不断地向智能化、精细化及可靠化方向发展,对汽车天线插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汽车天线插座大多是一种直角型结构,其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的插座主体,以及穿设在插座主体上的PI N针,所述插座主体包括插入壳体内的安装端,和伸出壳体的接线端,PI N针由安装端延伸至接线端,所述安装端与接线端之间呈90夹角设置,但现有汽车插头连接器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这种插头连接器在工作时会有温升变化,根据壳体与插座主体是采用过盈配合安装,在长久使用过程中,壳体作为塑料件因热胀冷缩影响会使壳体与插座主体之间发生松动现象,从而导致插座主体在壳体内晃动、甚至脱出壳体,安装稳定性差,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天线插座的壳体与插座主体是采用过盈配合安装,因热胀冷缩影响会使壳体与插座主体之间发生松动现象,安装稳定性差,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天线插座,包括:
外壳,具有中部空腔;
插座主体,包括安装于所述中部空腔的安装部,和伸出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安装部呈直角设置的插头部;
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插座主体与外壳之间用于保持二者相对位置固定,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侧壁上且连通所述中部空腔的插槽结构,和穿过所述插槽结构与所述安装部形成卡接配合的U形定位卡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部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卡件配合的两个定位卡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中部空腔内壁配合挤压的至少一个凸块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槽结构沿所述中部空腔的径向延伸贯穿所述外壳侧壁,所述定位卡件可完全容纳在所述插槽结构与所述中部空腔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槽结构包括延伸设置于所述中部空腔内壁上且与所述定位卡槽相对的两个限位滑槽,所述定位卡件的两侧插臂分别滑动连接于两所述限位滑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槽结构的一端端口处设置有止退凸起,所述插臂具有与所述止退凸起配合卡抵的卡钩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座主体还包括穿设在所述插头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呈直角折弯的插针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部包括沿所述中部空腔的轴向延伸成型的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内安装有固定芯子,所述插针结构固定穿插于所述固定芯子中;所述固定芯子的底端设置有接插孔,所述插针结构的一端穿设在所述接插孔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头部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对应所述插头部一端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插针结构折弯成型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位孔伸出所述插头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鑫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鑫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676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