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和多相取电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37534.7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8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龙;赵娜;邵裕良;侯燕;朱程鹏;张青松;李双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海兴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田金霞 |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电源 装置 多相 电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和多相取电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插孔和两个脚孔;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具有两个管脚;多个插脚,每个插脚插装于所述插孔中;PCB板,所述PCB板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方,并和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所述两个管脚分别被插装于所述脚孔中,所述压敏电阻电连接所述插脚,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支架,所述多个支架中部具有卡口,每个卡口从所述支架顶部延伸至所述底板上,每个卡口对应一个插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和多相取电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圆表类的交流电源取电装置自身存在特殊的结构标准,该特殊标准设计采用的结构和安装取电方法比较原始,主要是通过在取电装置自身的脚片上引出交流电源的正负极,再通过软导线连接并人工焊接在PCB板上,用于交流取电,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脚片上铆接软导线,使得软导线容易因为受力脱落,并且软导线的需要进行人工焊接,使得软导线的安装效率低,无法实现工业化量产,另外在现有的圆表类的交流电源取电装置中具有压敏电阻,现有的压敏电阻通常被焊接在PCB板上,从而增大了PCB板的布板面积,不利于节省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和多相取电表,所述取电装置内设置有插脚和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上具有两个管脚,所述插脚和管脚可被压装于交流电源取电装置的PCB板上,可实现自动化安装,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和多相取电表,所述取电装置的PCB板上设有对应的脚孔,压敏电阻只需要将管脚压装于所述脚孔中,无需将压敏电阻焊接于PCB板上,可减少PCB板的面积布局。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和多相取电表,所述取电装置底板上和所述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插孔,所述插脚安装部位略微过盈于所述插孔,并且所述管脚略微过盈于所述脚孔,从而使得所述插脚和管脚可被紧密压装于所述插孔和脚孔,使得所述管脚和插脚紧密连接,可实现自动化的连接安装。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和多相取电表,所述取电装置底板具有支架,支架上卡合连接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和插脚电连接,通过金属弹片可实现自动化的卡接安装,无需软导线连接,一方面提高所述取电装置取电的便利,另一方面可提高所述取电装置的操作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至少一个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交流电源取电装置,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插孔和两个脚孔;
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具有两个管脚;
多个插脚,每个插脚插装于所述插孔中;
PCB板,所述PCB板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方,并和所述底板相对设置;
所述两个管脚分别被插装于所述脚孔中,所述压敏电阻电连接所述插脚。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支架,所述多个支架中部具有卡口,每个卡口从所述支架顶部延伸至所述底板上,每个卡口对应一个插脚。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每个支架上设有一个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卡合连接于所述卡口上,所述金属弹片底部电连接对应的插脚。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每一脚孔设于对应插孔边缘,所述插脚和管脚分别过盈于所述插孔和脚孔,用于将所述插脚和管脚分别固定于所述插孔和脚孔,并使得所述管脚和插脚相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金属弹片包括一个插装部和一取电部,所述插装部卡合连接于所述卡口,所述取电部位于所述插装部上方并连接所述插装部,所述取电部和所述插装部成一定角度弯折。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取电部为十字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海兴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海兴电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7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NFC、RFID二合一电子标签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工件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