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警拔管报警套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30686.4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1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郑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警 报警 套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警拔管报警套件,包含感应传感器、感应手套和控制系统;所述感应传感器包含用于贴合人体口腔的罩体,所述罩体远离人体口腔的一端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设置通气孔和安装腔;所述控制系统包含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内部且依次电连接的RFID读卡器、控制单元、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至后台服务器;所述感应手套包含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在其对应人体手心的位置设置有置物袋体,所述置物袋体设置有RFID标签。本实用新型当患者手靠近感应传感器时,RFID读卡器读取到感应手套位于手心位置的RFID标签信息,控制系统立即控制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并通过通信模块想后台服务器发出提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管插管套件领域,具体指有一种预警拔管报警套件。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或支气管内的方法,为呼吸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等提供最佳条件,是抢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重要措施。
然而部分患者在使用气管插管的过程中,由于意识不清醒,例如患有老年痴呆的病人、重伤而失去意识的病人等,该患者在使用气管插管的过程中,患者容易无意识地将气管插管拆除,需要看护人员花费大量精力监督该患者是否正确插入气管插管。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预警拔管报警套件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预警拔管报警套件,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警拔管报警套件,包含感应传感器、感应手套和控制系统;
所述感应传感器包含用于贴合人体口腔的罩体,所述罩体远离人体口腔的一端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设置通气孔和安装腔,所述壳体两侧均设置有套接孔;
所述控制系统包含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内部且依次电连接的RFID读卡器、控制单元、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至后台服务器;
所述感应手套包含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在其对应人体手心的位置设置有置物袋体,所述置物袋体设置有RFID标签。
进一步包括声光报警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
进一步包含可充放电电池,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用于对所述RFID读卡器、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声光报警器和所述通信模块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半部分,所述安装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半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传感器进一步包含卡扣,所述卡扣连接有松紧带。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本体和所述置物袋体之间设置有互相扣合的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RFID读卡器为近距离RFID读卡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当患者手靠近感应传感器时,RFID读卡器读取到感应手套位于手心位置的RFID标签信息,控制系统立即控制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并通过通信模块想后台服务器发出提示,提醒看护人员或者医疗工作者前往制止。可以有效防止患者私自拆除感应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通气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半部分,所述安装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半部分,该结构更适合患者在拆卸感应传感器时,患者的手心恰好对应RFID读卡器,提高RFID读卡器读取到RFID标签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卡扣,可以方便置物袋体的拆合,可用于感应手套放置与患者相应的RFID标签。
本实用新型设置通气孔和套接孔,不仅方便患者佩戴于口部,还可以地将本实用新型挂设于其他带有管道的医疗器械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0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化妆品收纳盒
- 下一篇:照明组件及灯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