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面驱动线性马达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81341.4 | 申请日: | 202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2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聂鹏举;刘辉;黎平;伍毅;罗铁志;朱勇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力尔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41/02 | 分类号: | H02K41/02;H02K33/00;H02K5/04;H02K1/34;H02K1/12;H02K3/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面 驱动 线性 马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面驱动线性马达,包括机壳(1)、动子组件以及定子组件,所述动子组件包括钨块(3)、永磁体(9)、弹簧片(4)、轭铁(2),所述定子组件包括F‑PCB(7)、线圈(6)、支架(8),线圈(6)和F‑PCB(7)固定连接在线性马达的支架(8)上;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的驱动线圈大多在Z向上来实现,导致马达Z方向漏磁、弹簧片Z方向变形及马达运动时向Y方向倾斜的问题,从侧面实现电磁驱动功能,有效减少漏磁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性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面驱动线性马达。
背景技术
线性电机现有的驱动线圈大多在Z向上来实现,导致马达Z方向漏磁、弹簧片Z方向变形及马达运动时向Y方向倾斜,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侧面驱动线性马达,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侧面驱动线性马达,包括机壳、动子组件以及定子组件,所述动子组件包括钨块、永磁体、弹簧片、轭铁,所述定子组件包括F-PCB、线圈、支架,线圈和F-PCB固定连接在线性马达的支架上,钨块和永磁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弹簧片连接在钨块与机壳之间,线圈位于永磁体的磁场范围内,弹簧片支撑钨块,驱动线圈与壳体侧面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钨块上设置有磁铁预留位,一颗以上的永磁体设置于钨块的磁铁预留位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永磁体采用海尔贝克阵列方式排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马达壳体由机壳和支架两部分拼接组成长方体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驱动线圈和磁铁分别位于机壳和钨块两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线圈采用1+N个线圈,其中N为自然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钨块和永磁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永磁体采用海尔贝克阵列方式排列,可增加磁感应强度,提升永磁体的利用率;
二、驱动线圈与壳体侧面粘接(两面),钨块的中间预留空间,这个空间安装永磁铁,从而达到使钨块水平简谐运动,产生振动效果;
三、壳体采用全新的拼装结构,有利于各元件的工艺装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磁场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磁场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力尔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力尔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13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