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风能制热的增力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49524.8 | 申请日: | 2020-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9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丁艳;李毅;徐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57/08 |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朱亮淞 |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风能 制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风能制热的增力装置,包括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与S型风机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轴体与H型风机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轴体外围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轴体外围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配合设置有减速传动组件;减速传送组件内设置有超越离合器;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之间还配合设置有行星增速器和甩块离合器;通过超越离合器和甩块离合器随转速提高时的切换配合,实现了S型风机从启动到稳定运行状态下对H型风机的持续增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能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风能制热的增力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风能作为一种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因此市场上各种小型风机层出不穷。垂直轴风机因其无需调向,风向影响小、启动风速低、易安装维修、安全风速工作范围大、噪声污染小、外形美观等诸多优势,备受人们青睐。
垂直轴风机分为两类:一种是利用叶片旋转产生的升力驱动叶轮转动的升力型风机,升力型风机典型代表为H型风机;另一种是利用叶片旋转产生的阻力驱动叶轮转动的阻力型风机,阻力型风机典型代表为S型风机。H型风机的叶片具有与飞机机翼相同的截面形状,它具有启动转矩小,较高的叶尖速比,风能利用率高等优点,但这种风机在停止状态下,从风力所获得的转矩很小,难以自行启动。S型风机是利用对风对其生成的“阻力”来工作的,它的叶尖速比低,接近于1,具有易启动,启动风速低、噪声小、叶片简单、旋转扭矩大等优点,但是这种风机有个严重缺点,风能利用率太低,大约在0.17左右。
因此希望这两种风机组合起来,优势互补。由于这两种风机工作原理不同,简单叠加必然会相互影响。目前复合型风机存在的问题是复合型风机效率小于单独风机使用效率。现有关于复合型风机相关专利有:一种组合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专利号:200920254644.8),该发明也是采用S型与H型风机组合使用,但是其连接装置为超速离合器,尽管能起到S型为H型提供扭矩的作用,帮助H型实现微风自启,但是当H 型风机转速超过S型时,超速离合器工作使得S型与H型风机断开。
根据相关复合型风机研究知,当风速大约为2m/s时,H型风机转速将超过S型风机转速,因此,从2m/s至安全风速12m/s之间S型所能利用的风能将会损失。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可以持续高效利用风能的增力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持续高效利用风能的增力装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能制热的增力装置,包括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与S型风机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轴体与H型风机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轴体外围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轴体外围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配合设置有减速传动组件;
所述减速传动组件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三轴体和第四轴体;所述第三轴体外围套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四轴体外围套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与所述减速传动组件传动配合时,所述第二轴体的小于所述第一轴体的转速;所述第三轴体和所述第四轴体之间通过超越离合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二轴体之间设置有甩块离合器;所述甩块离合器包括甩块和扣碗;若干所述甩块通过弹性件环向连接设置在第一轴体对应端处;所述扣碗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轴体的对应端上;当甩块随第一轴体同步转动的离心力大于弹性件拉力时,所述甩块与所述扣碗对应配合驱动第二轴体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体靠近甩块离合器的一端还配合设置有行星增速器;所述行星增速器的主动轮与所述第一轴体配合;所述行星增速器的从动轮部分与所述甩块同步转动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罩设在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第三轴体和第四轴体之间各传动结构的外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超越离合器和甩块离合器均安装在隔板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495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用于脱硫废液蒸发的多效蒸发装置
- 下一篇:无土覆绿快捷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