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浅海工程的装配式沉箱梁板结构的混凝土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41773.2 | 申请日: | 2020-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6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辉;刘祥玉;陈凯;高清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E02B17/02;E02D27/18;E02D27/22;E02D27/5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孔珍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浅海 工程 装配式 沉箱 板结 混凝土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浅海工程的装配式沉箱梁板结构的混凝土平台,包括:沉箱支撑部,沉箱支撑部包括多个支撑沉箱,沉箱支撑部成排设置且每排包括多个支撑沉箱;梁板结构,梁板结构位于沉箱支撑部上方,梁板结构包括多根支撑梁和多块支撑板,支撑板通过支撑梁支撑在沉箱支撑部顶部。本实用新型海上作业条件好,可提供较大的甲板面积和负荷能力,节省钢材,抗海水腐蚀、抗事故性荷载能力强,维护维修费用低,使用寿命长,易于就地取材,施工技术要求低;支撑沉箱、支撑板等结构均为预制结构,施工效率高,节约工期,降低了工程建设风险;拆除方便,可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浅海工程的边际油田开发混凝土平台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浅海工程的装配式沉箱梁板结构的混凝土平台。
背景技术
边际油田通常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采用常规技术与管理,进行油田开发建设与生产,其经济效益的评价较差或达不到盈利目标的油田”。考虑到边际油田的低渗、低产、高黏度等特点,开发边际油田需要采用早期生产系统、降低基本投资、创新生产技术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海油陆采”模式是边际油田开发的一种新型模式,即以混凝土平台为载体,利用陆地钻、修井机及陆地机采设备等实现海上油田开发生产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钢导管架平台结构实现“海油陆采”模式,该结构需要在海上打设大量桩基,因而施工作业时间长、受海况影响较大,而且钢结构抗海水腐蚀、抗事故性荷载能力较低,维护、维修费用较高,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浅海工程的装配式沉箱梁板结构的混凝土平台。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浅海工程的装配式沉箱梁板结构的混凝土平台,包括:
沉箱支撑部,沉箱支撑部包括多个支撑沉箱,沉箱支撑部成排设置且每排包括多个支撑沉箱;
梁板结构,梁板结构位于沉箱支撑部上方,梁板结构包括多根支撑梁和多块支撑板,支撑板通过支撑梁支撑在沉箱支撑部顶部。
进一步的,海床上铺设有抛石基床,支撑沉箱底部支撑在抛石基床上。
进一步的,抛石基床顶部铺设有护底块石层。
进一步的,支撑沉箱侧壁底部设有用于增加支撑面积的沉箱墙趾。
进一步的,支撑沉箱内腔中部竖直设有隔板,隔板将支撑沉箱内腔分隔成两个填料仓且两个填料仓内均填有内填料。
进一步的,支撑梁包括沉箱盖梁,沉箱盖梁与支撑沉箱顶部固定连接,沉箱盖梁顶部固设有用于支撑支撑板的横梁,支撑板搭设在横梁顶部。
进一步的,沉箱盖梁底部与支撑沉箱顶部开口配合设有凸块。
进一步的,横梁包括多个预制段和多个现浇段,预制段的两端分别搭设在相连的两个沉箱盖梁顶部,现浇段与相邻的两个预制段以及所在沉箱盖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横梁与支撑板之间设有限位机构。
进一步的,限位机构包括横梁顶部的凸台,支撑板两侧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横梁的凸台上,全部支撑板顶部共同浇设有现浇面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钻井、采油、贮油、输油等多种用途,海上作业条件好,可提供较大的甲板面积和负荷能力,节省钢材,抗海水腐蚀、抗事故性荷载能力强,维护维修费用低,使用寿命长,易于就地取材,施工技术要求低;支撑沉箱、支撑板等结构均为预制结构,无需大体积混凝土现场海上浇筑,施工质量有保障,施工效率高,平台海上施工时间大大缩短,节约工期,降低了工程建设风险;本实用新型拆除方便,可循环利用;与传统的钢导管架平台相比,无需海上打桩,避免了海况恶劣条件下海上打桩困难、打桩作业时间长的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津港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津港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41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