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探测器壳体用加工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20113.6 | 申请日: | 202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8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韦峰;方滔;魏海彦;郑雅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化能汇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B30B15/3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徐梦依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探测器 壳体 加工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气体探测器壳体用加工模具,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部设置有中转模板,所述中转模板的下部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底部设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下部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具的下部连接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贯穿下模板且延伸至底板上,所述底板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有立块,所述立块的中部贯穿有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部与下模板相匹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脱模机构能够加快壳体的脱模效率,并且依靠加工模具内部的推力实现脱模,从而减少了壳体的报废率,增加了气体探测器壳体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气体探测器壳体用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气体探测器用于存在可燃或有毒气体的危险场所,能长期连续检测空气中被测气体的含量,广泛用在燃气、石油化工、冶金、钢铁、炼焦、电力等存在可燃或有毒气体的各个行业,是保证财产和人身安全的必备监测仪器。
气体探测器一般包括壳体与内部元器件,通过壳体将元器件包裹起来实现防护,以达到保护效果,目前的气体探测器壳体均是通过模具加工来制备的,通过上模与下模的咬合,使壳体在模腔内部成型,从而达到所要求的壳体弧度,但现有的气体探测器壳体用加工模具仅设置有成型模腔,未设置脱模机构,这样使的成型的壳体脱模难度增加,利用外力脱模会导致壳体破裂,从而增加报废率,降低了壳体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气体探测器壳体用加工模具,通过设置的脱模机构能够加快壳体的脱模效率,脱模机构是利用外力对下模板加压,使得弹簧被压缩,伸缩杆被不断压缩最后实现反向伸长,反向伸长后的伸缩杆直接抵在下模具的凸模内,这样利用伸缩杆的推力将壳体从凸模中脱下,脱模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气体探测器壳体用加工模具仅设置有成型模腔,未设置脱模机构,这样使的成型的壳体脱模难度增加,利用外力脱模会导致壳体破裂,从而增加报废率,降低了壳体的生产效率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探测器壳体用加工模具,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部设置有中转模板,所述中转模板的下部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底部设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下部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具的下部连接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贯穿下模板且延伸至底板上,所述底板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有立块,所述立块的中部贯穿有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部与下模板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中转模板的四侧棱角处均贯穿有上定位柱,所述上定位柱的底端延伸至下模板内。
进一步地,所述中转模板的中部贯穿有多个模具定位柱,所述模具定位柱底端与上模具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的底端设置有模腔,所述模腔的一侧连通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均汇聚在上模具的底端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的底端中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穿过中转模板并延伸至上模板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模具槽,所述下模板设置在模具槽内,且所述脱模机构均贯穿模具槽延伸至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下定位柱,所述下定位柱的上部延伸至下模板内,且在所述下定位柱的外壁上均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底板、下模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脱模机构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连接下模具的凸模,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均设置有定位头。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定位头相匹配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端均呈凹槽状。
进一步地,在所述伸缩杆间设置有多个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固定在下模具的底壁上,且所述缓冲弹簧底端抵接在模具槽的底壁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化能汇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化能汇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201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