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回水管道的终端回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67771.3 | 申请日: | 2020-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3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壹叁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B7/00 | 分类号: | E03B7/00;E03B7/04;E03B7/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水 管道 终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回水管道的终端回水装置,包括供水主管,供水主管上连通供水支管,供水支管上设置三通管,三通管的一个端口连通出水管和水龙头,三通管的另一个端口连通回水管组件;回水管组件包括连通进气管和气泵,进气管的一端连通三通管且另一端连通气泵的出口,进气管上设置有回流总阀;供水支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液体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和液体电磁阀均连接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液体电磁阀通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回水管组件控制回流循环过程,能够维持回流循环的持续稳定,还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再需要用水时,开启水龙头即可解除回流循环状态并恢复供水,智能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对供水管网的回水结构进行优化设置,具体涉及一种无回水管道的终端回水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的工作、生活离不开水,饮用水的水质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中的供水管网已经非常完善,甚至达到了直饮水的标准。通常设置直饮水时,一座楼宇系统中设置供水主管,再通过供水支管向每户用户供水,在用户家中则设置出水管和水龙头,在需要用水时可方便取用。
在夜间或长时间未进行水循环时,供水主管、供水支管或出水管内的水静止不动,容易滋生细菌,破坏水质,人们在饮用后影响身体健康。现有技术中有在供水支管和出水管之间设置水阀和进气管,在长时间没有水循环时,供水主管进行主动水循环,此时进气管内进入气体并使供水支管和出水管内的水回流至供水主管,从而避免了水中滋生细菌。
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时,进气管暴漏在空气中,在大气压下实现自然进气并使供水支管和出水管内的水回流使极为困难的事情,在较高的楼宇中,供水支管和出水管内的水压较高,大气压是难以克服水压推动水回流的;同时,进气管仅通过单向阀对水流进行阻断,长时间使用单向阀精密度不高,发生锈蚀后极容易出现漏水。
因此,现有的通过进气管实现回流的结构不能实现可靠的回流,针对现有设备中的不足,还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回水管道的终端回水装置,旨在改进水路管网结构,以更为简洁结构和安全的方式实现建筑回水循环,保障饮水健康。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回水管道的终端回水装置,用于直饮水的回流循环,包括供水主管,供水主管上连通供水支管,供水支管上设置三通管,三通管的一个端口连通出水管和水龙头,三通管的另一个端口连通回水管组件;所述的回水管组件包括连通进气管和气泵,进气管的一端连通三通管且另一端连通气泵的出口,进气管上设置有回流总阀;所述的供水支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液体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和液体电磁阀均连接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液体电磁阀通断。
上述公开的回水装置,通过进气管对三通管施加气压,在需要回水时,进气管提供一定压力的气体将供水支管和出水管内的饮用水挤压回流至供水主管内,此时液体电磁阀关闭,供水主管内的饮用水不会进入到供水支管和出水管内,如此避免了细菌滋生。
液体控制阀的通断由控制器控制,当供水支路中的水流完全回流至供水主管,压力传感器感应到供水支管内的气体压力值并发送至控制器,当气体压力值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液体电磁阀关闭,同时回水管组件做维持气压的工作以节省能源;在需要用水时,开启水龙头,供水支路内的气体从水龙头出泄出,供水支路内的气压值骤降,控制器判定回流循环结束,开启液体电磁阀,供水主管内的水进入供水支管和出水管,并从水龙头流出。如此可实现自动开启和结束回流循环,非常智能方便。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进气管结构进行优化,以提高回水管组件的气压保持能力,此处举出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进气管上设置有缓冲气包结构,缓冲汽包结构旁接在进气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壹叁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壹叁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677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路灯模组散热器
- 下一篇:线束固定装置及汽车线束固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