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磨牙症的口内双颌垫缓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52983.4 | 申请日: | 202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3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牟明奎;李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磨牙 口内双颌垫 缓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疗磨牙症的口内双颌垫缓冲装置,其包括上牙合板和下牙合板,所述牙合板两端通过阻力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上牙合板及下牙合板上各设有两个减压柱状弹簧,所述阻力弹簧及减压柱状弹簧为不锈钢丝弯制而成。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缓解上下颌牙齿直接受到的磨损,还可以通过整体装置传导到闭口肌群促使其肌肉松弛,避免咬肌等闭口肌群的过度紧张,进而反射性引起神经系统放松咬合,可以治疗比较顽固的磨牙症。增加了临床医师治疗磨牙症的方法,方便患者选择应用,减轻患者痛苦,将患者的牙齿非咀嚼磨耗减到最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磨牙症的口内双颌垫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磨牙症是指人在非生理功能状态下,咀嚼肌产生不自主的收缩,使上下牙齿彼此磨动或紧咬的现象,其发病率为9.78%-30.7%。磨牙症可造成牙齿、牙周、关节和肌肉的损害,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运用不同的牙合板可以降低磨牙次数,保护牙体、牙周及肌肉组织,减少夜磨牙患者的牙齿磨耗,但并不能完全停止磨牙活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磨牙的程度和密度。其副作用是带来晨起后的咀嚼肌痛,所以至今仍没有较佳的治疗磨牙症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磨牙症的口内双颌垫缓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磨牙症的口内双颌垫缓冲装置,包括上牙合板和下牙合板,所述牙合板两端通过阻力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上牙合板及下牙合板上各设有两个减压柱状弹簧。
优选的,所述阻力弹簧及减压柱状弹簧为不锈钢丝弯制而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缓解上下颌牙齿直接受到的磨损,还可以通过整体装置传导到闭口肌群促使其肌肉松弛,避免咬肌等闭口肌群的过度紧张,进而反射性引起神经系统放松咬合,可以治疗比较顽固的磨牙症。增加了临床医师治疗磨牙症的方法,方便患者选择应用,减轻患者痛苦,将患者的牙齿非咀嚼磨耗减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牙合板;2-下牙合板;3-阻力弹簧;4-减压柱状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治疗磨牙症的口内双颌垫缓冲装置,包括上牙合板1和下牙合板2,所述牙合板两端通过阻力弹簧3固定连接,所述上牙合板1及下牙合板2上各设有两个减压柱状弹簧4。
优选的,所述阻力弹簧3及减压柱状弹簧4为不锈钢丝弯制而成。
制备上述治疗磨牙症的口内双颌垫缓冲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1)取磨牙症患者模型,灌制石膏模型,咬颌蜡记录转移蜡记录,上牙合架,用自凝塑胶制作上下颌牙合板。打开咬合高度为:超过息止颌间隙3-4mm,根据患者颌间距、颌力大小用0.9mm钢丝弯制两个阻力弹簧,及0.6mm不锈钢丝弯制四个高度:3mm减压柱状弹簧,上下牙合板每侧各2个,不干扰咬合,并将两组弹簧固位于将上下颌牙合板使之成为一个连接整体,打磨、抛光。
2)测试模型上最大张口度,平均张口度及闭口时的最大力量。
3)分析磨牙症患者在不同张口位的受力情况,调整两组弹簧力量作用方向、距离及大小。临床试戴一周,调整至合适高度(多为超过息止颌间隙3-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29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式汽车玻璃升降器导轨座板总成快速组装设备
- 下一篇:管道加压输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