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衣控温装置及干衣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39902.7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5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依哥智慧家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58/10 | 分类号: | D06F58/10;D06F58/24;D06F58/20 |
| 代理公司: |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张佩璇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衣控温 装置 干衣机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干衣控温装置及干衣机。所述干衣控温装置包括与容纳空间相通的第一区域和不与容纳空间相通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内设有内部风机、蒸发器和内冷凝器,第二区域内设有外部风扇、外冷凝器和压缩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串联外冷凝器和内冷凝器,配合控制外冷凝器散热速率的方式,实现了干衣机的平稳控温及除湿,因此针对不同种类衣物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衣控制,大大提高了干衣效率也降低了干衣过程中对衣物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衣控温装置及干衣机。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干燥洗涤后的衣物大都通过日晒或自然晾干,干燥时间长,而且晾挂在外粘灰上尘,特别是遇到阴雨或寒冷天气则干衣就更加困难。对于城镇高层住户,晾晒空间有限,日光不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用衣物干衣设备干衣。
干衣设备按照干衣原理大致可分为加热除湿式和负压热泵式。中国专利CN2414671Y和CN1139163A公开的是加热除湿式,都是通过热泵或加热器将加热的空气对潮湿衣物进行烘烤同时对湿空气进行冷却排水,实现干衣目的。
中国专利CN2780810Y和CN102011294B中公开的负压热泵式,主要是为衣物制造低压环境,从而降低水的沸点,实现在较低温度下,快速蒸发水分的目的。但负压热泵式需要制造真空环境,成本高,难度大,使用时安全性也需要特别加以注意,因此负压热泵式迟迟没能市场化。
如图1所示,目前的干衣系统一般包括容纳空间01、风机02、蒸发器03、冷凝器04和排水机构(图中未示),继续参见图1,干衣机内的干衣原理为容纳空间01的湿空气经蒸发器03对冷却除水,再经冷凝器04对冷却后的干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回到容纳空间01内与衣物进行温度和湿度的交换。容纳空间温度太低时,水份不易蒸发,需要冷凝器散热使容纳空间温度上升,但容纳空间温度太高时,如超过42℃时,会超过除湿系统的正常工况,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将容纳空间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现有技术中,却无法实现良好的控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衣控温方法、装置及干衣机,用以解决目前干衣机控温除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干衣控温方法,是指从压缩机到蒸发器之间依次串联外冷凝器和内冷凝器,所述内冷凝器对容纳空间的空气散热,外冷凝器对外散热,通过风扇控制外冷凝器散失的热量,调节内冷凝器散热热量,从而保证容纳空间的温度在设定范围内。
换热器的原理是,压缩机把冷媒由低温低压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再经过冷凝器冷凝成中温高压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则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再次输送进压缩机,从而完成换热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冷媒在冷凝器中对外散热,若环境温度低则冷凝器对外散热快,若环境温度高则冷凝器对外散热慢,冷媒在蒸发器则会吸热环境降温,可将热湿空气降温凝水除湿,压缩机功率固定,则冷凝器散热及蒸发器吸热功率也固定,如串联的两个冷凝器,第一个散热快,则冷媒已完成降温,另一个冷凝器就不会或者较少散热,反之亦然。本实用新型就是通过控制外冷凝器散热情况实现对内冷凝器的散热控制,具体为在温度过高时,加速外冷凝器散热速率,来降低内冷凝器的散热速率,此时启动外部风机,从而达到控制系统的温度在正常的工况范围内,而且随着外部散热的加速,蒸发器的温度会相应地降低,从而使除湿的能力得到加强,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不利于衣物水份蒸发时,可降低外泠凝器散热速率,此时停止外部风机,减少外部散热,使内部散热得到保证,也就是内部温度不会降低。
可选地,启动风扇,外冷凝器散热增加,内冷凝器散热减少,停止风扇,外冷凝器散热减少,内冷凝器散热增加。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干衣机,所述干衣机根据衣物厚薄设置不同干衣模式,所述干衣模式采用上述干衣控温方法控制干衣机内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依哥智慧家居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依哥智慧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39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