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清灰喷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22146.7 | 申请日: | 2020-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9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石立元;吴明亮;刘昕;曹小健;龚自辉;孙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炼化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G9/00 | 分类号: | F28G9/00;F28F21/08;F28F25/06;F28F9/00;F23L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陈宪忠 |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淋 系统 | ||
一种清灰喷淋系统,包括板翅式空气预热器,还包括循环泵、上喷淋管束、下喷淋管束、水槽;上喷淋管束置于板翅式空气预热器上部的高温烟气进口处,其包括一个上集合管及分别与上集合管连通的若干个上分支管,上分支管上开有不同角度的上分支管喷孔,上分支管喷孔朝下或斜下方喷射;下喷淋管束置于板翅式空气预热器下部的低温烟气出口处,其包括一个下集合管及分别与下集合管连通的若干个下分支管,下分支管上开有不同角度的下分支管喷孔,下分支管喷孔朝上或斜上方喷射;有效解决炼厂加热炉铸造板翅式空气预热器的在线清灰问题。且在装置运行时也可实现清灰,延长空气预热器使用寿命,保证了余热回收系统全寿命周期高的平均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领域的一种加热炉余热回收系统,具体涉及用于加热炉余热回收系统中空气预热器的清灰喷淋系统。
背景技术
加热炉的余热回收系统通常采用空气预热器回收烟气余热,加热助燃空气,以达到降低燃料消耗量、提高加热炉热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
目前炼厂加热炉余热回收系统多采用铸造板翅式空气预热器,排烟温度 (80-120℃)降至酸露点附近,低温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积灰,易造成设备堵塞及腐蚀。
铸造板式空气预热器由于结构特殊,传统的蒸汽吹灰器、激波吹灰器、声波吹灰器均不能设置。传统工艺由于材料耐腐蚀问题,均只预留清灰口,不设吹灰器,需定期将余热回收系统切除,采用人工水洗清灰。若清理不及时,极易造成设备堵塞及露点腐蚀,空气预热器实际使用寿命缩短,且这种清灰方式耗时长、清灰效果差、劳动强度大,清灰期间大量高温烟气排大气,产生巨大的能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清灰喷淋系统,能快速、有效的清除空气预热器内部积灰。其清灰强度高、时间短,在加热炉运行时也可实现清灰,延长空气预热器使用寿命,保证了余热回收系统全寿命周期内高的平均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清灰喷淋系统,包括板翅式空气预热器,还包括循环泵、上喷淋管束、下喷淋管束、水槽;
所述上喷淋管束置于所述板翅式空气预热器上部的高温烟气进口处,其包括一个上集合管及分别与所述上集合管连通的若干个上分支管,所述上分支管上开有不同角度的上分支管喷孔,所述上分支管喷孔朝下或斜下方喷射;所述下喷淋管束置于所述板翅式空气预热器下部的低温烟气出口处,其包括一个下集合管及分别与所述下集合管连通的若干个下分支管,所述下分支管上开有不同角度的下分支管喷孔,所述下分支管喷孔朝上或斜上方喷射;
所述上集合管连接上进水管路,所述上进水管路设置阀门一;所述下集合管连接下进水管路,所述下进水管路设置阀门二,所述上进水管路、下进水管路连接总进水管路,所述总进水管路通过循环泵连接水槽;
所述板翅式空气预热器下部的烟道出口集箱底部为漏斗形状的下锥段,所述下锥段底部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设置阀门三,排水管路连接水槽。
所述上喷淋管束的若干只上分支管相互平行并对应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水平设置。
所述下喷淋管束的若干只下分支管相互平行并沿所述上分支管的垂直方向水平设置,并按所述空气预热器烟气通道空气进口到出口方向呈前密后疏设置。
所述下喷淋管的分支管采用耐酸腐蚀管材。
水槽中的水为碱性溶液,以中和酸性积灰。
所述水槽设置进水口通过阀门连接进水管路,所述水槽底部设置出水口通过阀门连接出水管路。
所述上分支管上设置上分支阀门,所述下分支管上设置下分支阀门。
所述上喷淋管束、所述下喷淋管束位于所述板翅式空气预热器壳体内并连接在该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炼化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炼化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221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液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用于卷料加工设备的铝导辊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