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03823.0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7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胡勇;张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正远岩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48;E02D5/52;E02D5/5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465号***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直径 装配式 复合 工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包括第一桩单元、第二桩单元和第三桩单元;第一桩单元、第二桩单元和第三桩单元均为用混凝土浇筑钢筋骨架而成的圆弧片,第一桩单元、第二桩单元和第三桩单元的侧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错缝拼接的榫头和凹槽,第一桩单元、第二桩单元和第三桩单元共同装配形成桩体。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适用于承载力大、直径很大的桩,尤其适用于直径在Φ800以上的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尤其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是高层建筑和住宅最为常用的基础,按照桩的制作方式,桩主要分为预制桩和现浇桩。传统桩的施工方式多为现浇桩,即将所有材料运到施工现场后,在施工现场临时浇筑成桩,这种作业方式会造成现场建筑材料堆放混乱、影响工程进度;而且施工现场现浇桩会加大环境污染程度,不利于环境保护。而预制桩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弊端,预制桩是现在工厂内预制构件,之后将这些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就行就地装配,预制桩能够提高施工进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同时预制桩受气候限制条件小,可提高施工后建筑质量。工程桩是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在竖向方向上承受力作用的桩。
现有预制桩多从桩的长度方向进行考虑,将桩预制成长度较小的多段桩,运输到现场后再将多段桩进行拼装成一整体,如CN201721826641.8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桩结构,包括若干桩体单元,桩体单元包括位于其轴向一端的插件以及位于桩体单元轴向另一端的承件,插件沿桩体单元轴向的长度小于承件的深度,桩体单元沿与轴向平行的方向贯穿开有钢筋安装孔,钢筋安装孔贯穿承件以及插件以使相邻桩体单元的钢筋安装孔连通,桩体单元包括两个相对的半圆状桩壁,两个半圆状桩壁可拆卸连接以组合成桩体单元。通过插件插入承件中并将钢筋放置在钢筋安装孔内以连接相邻桩体单元,通过两个相对的半圆状桩壁组合成桩体单元,进而可以半圆状桩壁为最小单位进行运输,运输方便。这种桩只适用于直径较小的桩,对于承载力大、直径很大的桩,将桩体单元设计成两片拼装的形式是不够的,因为,这样设计出的单片桩体单元的体积仍然很大,不便于运输,且运输过程中容易遭受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包括:第一桩单元、第二桩单元和第三桩单元;所述第一桩单元、所述第二桩单元和所述第三桩单元均为用混凝土浇筑钢筋骨架而成的圆弧片,所述第一桩单元、所述第二桩单元和所述第三桩单元的侧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错缝拼接的榫头和凹槽,所述第一桩单元、所述第二桩单元和所述第三桩单元共同装配形成桩体。
优选地,所述榫头内预埋有抗剪钢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桩单元、所述第二桩单元和所述第三桩单元的圆弧外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内设有加强钢筋。
优选地,所述抗剪钢板的预埋深度与所述桩体的弧长比为1:(9~12)。
优选地,所述榫头的突出长度与所述桩体的弧长比为1:(12~18)。
优选地,所述抗剪钢板为方钢或工字钢。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还包括钢板压制成型的桩顶座,所述桩顶座安装在所述桩体的上端面。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还包括钢板压制成型的桩底座,所述桩底座安装在所述桩体的下端面,所述桩底座下侧设有桩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正远岩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正远岩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3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