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径流污染物净化用生物滞留槽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01951.1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5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华;王智高;荆武;罗艳明;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A01G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邓佳 |
| 地址: | 430050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流 污染物 净化 生物 滞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径流污染物净化用生物滞留槽,涉及滞留槽技术领域;种植土壤层的内上端安装有培养框架,种植土壤层的下侧设置有砂层,砂层的内部设置有填充过滤架,砂层的下侧设置有砾石垫层,砾石垫层内设置有穿孔管,蓄水区的一侧连接有溢流管;外框架的内下端安装有过滤网,外框架的内下侧安装有支撑架,外框架的内上侧均匀的设置有数个培养槽体;数个半弧体首尾相接,且数个半弧体上开设有数个有孔槽,半弧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雨水的收集与过滤,便于多余的雨水排出,其能够提高效率;结构简单,不易出现下沉与土壤流失的现象,维护量小,使用方便,有效的保护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滞留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径流污染物净化用生物滞留槽。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滞留槽在收集雨水后容易出现污染的情况,其不能实现合理的利用,而且会直接经过下水管排到河湖内,导致水的污染,降低效率,同时容易出现土壤流失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滞留槽在收集雨水后容易出现污染的情况,其不能实现合理的利用,而且会直接经过下水管排到河湖内,导致水的污染,降低效率,同时容易出现土壤流失的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径流污染物净化用生物滞留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径流污染物净化用生物滞留槽,包括蓄水区、溢流管、覆盖层、种植土壤层、砂层、砾石垫层、穿孔管、培养框架、填充过滤架;蓄水区的下侧设置有覆盖层,覆盖层的下侧设置有种植土壤层,种植土壤层的内上端安装有培养框架,种植土壤层的下侧设置有砂层,砂层的内部设置有填充过滤架,砂层的下侧设置有砾石垫层,砾石垫层内设置有穿孔管,蓄水区的一侧连接有溢流管;所述培养框架包括外框架、培养槽体、支撑架、过滤网;外框架的内下端安装有过滤网,外框架的内下侧安装有支撑架,外框架的内上侧均匀的设置有数个培养槽体;所述填充过滤架包括半弧体、支撑杆、支撑板;数个半弧体首尾相接,且数个半弧体上开设有数个有孔槽,半弧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板。
作为优选,所述穿孔管与生态排口连接,生态排口与河湖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土壤层上有种植植物。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包括横杆体与纵杆体;数个横杆体之间通过纵杆体连接,且数排纵杆体为错位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能够实现雨水的收集与过滤,便于多余的雨水排出,其能够提高效率;
二、结构简单,不易出现下沉与土壤流失的现象,维护量小,使用方便,有效的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培养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填充过滤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水区;2-溢流管;3-覆盖层;4-种植土壤层;5-砂层;6-砾石垫层;7-穿孔管;8-培养框架;9-填充过滤架;81-外框架;82-培养槽体;83-支撑架;84-过滤网;91-半弧体;92-支撑杆;93-支撑板;831-横杆体;832-纵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19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麻醉机废气收集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射针剂震荡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