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太阳能分体接线盒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81902.6 | 申请日: | 202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7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许伟伟;殷新建;周显华;陈瑛;吴一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太阳能 分体 接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膜太阳能分体接线盒,涉及光伏组件接线盒领域,包括:正极盒,正极盒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底座扣合连接一第一盖板;第一绝缘本体,位于第一底座上,第一绝缘本体左右两侧各设有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连接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设有一二极管;第一电缆接口,位于第一底座下侧壁,第一电缆接口连接第一导电片末端;第一固线卡槽,位于第一底座上侧壁;负极盒,连接正极盒,负极盒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底座扣合连接一第二盖板;第二绝缘本体,位于第二底座上;第二电缆接口,位于第二底座下侧壁;第二固线卡槽,位于第二底座上侧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正负接线盒的分体式设计,降低线缆损耗,利于减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接线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太阳能分体接线盒。
背景技术
接线盒在太阳能组件的组成中非常重要,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目前,薄膜组件均用1个接线盒形成发电回路。但是,在安装过程中,单体接线盒线缆使用均超过600mm,造成线损大,使用成本过高,不利于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膜太阳能分体接线盒,具体包括:
正极盒,所述正极盒包括:
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端扣合连接一第一盖板;
第一导电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
第二导电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通过一二极管连接;
第一电缆接口,位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侧壁,所述第一电缆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的末端;
负极盒,与所述正极盒配合使用,所述负极盒包括:
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端扣合连接一第二盖板;
第三导电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
第二电缆接口,位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侧壁,所述第二电缆接口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片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的侧壁均设有一固线卡槽,所述固线卡槽为U形槽体,所述U型槽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侧壁,所述U形槽体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凸点。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片和所述第三导电片上均设有至少一通孔。
优选的,所述正极盒还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相固定,且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两侧边部分覆盖所述通孔。
优选的,所述负极盒还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侧边与所述第三导电片相固定,且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侧边部分覆盖所述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左右两侧壁各设有一卡扣,用于扣合连接第一盖板;所述第二底座左右两侧壁各设有一卡扣,用于扣合连接第二盖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均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中部均设有一穿线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上均设有若干固定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均采用灌封胶形式进行封口。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采用正负接线盒的分体式设计,降低了线缆损耗,利于减少成本并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19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桶刷的刷头拆卸结构
- 下一篇:一种IC卡强光穿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