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合反应器旋转入料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36863.0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2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贾宝林;孙亚光;唐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宝林 |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1J19/00;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50004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 反应器 旋转 入料管 装置 | ||
一种聚合反应器旋转入料管装置,包括了反应罐,反应罐顶盖上设置有旋转入料管装置和入料传动装置;所述旋转入料管装置包括了固定法兰支座、旋转套管、轴承、带动齿轮和散料管,固定法兰支座固定安装在顶盖的入料口上,旋转套管配合套装在固定法兰支座的下端,固定法兰支座与旋转套管之间安装有轴承,旋转套管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带动齿轮,旋转套管下端固定安装散料管;所述入料传动装置包括了控制电机和传动齿轮,控制电机固定安装在顶盖上,传动齿轮设置安装在顶盖内,控制电机与传动齿轮固定传动配合连接。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旋转入料管装置利用散料管将添加溶液均匀分散到反应罐中的溶液中,提高了添加溶液与反应溶液的混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聚合反应器的入料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聚合反应器,在反应过程中根据对反应程度的控制,需要通过入料口向反应釜中的反应溶液中添加催化剂或补充反应溶液,为了使添加的催化剂溶液能够均匀混合到反应溶液中,一般是采用入料管将催化剂直接投入到反应釜中间的搅拌叶片处,通过搅拌作业使催化剂溶液快速的混合到反应溶液中。由于,反应釜中搅拌速率及溶液粘稠度的影响,当反应溶液粘稠度较大且搅拌速率较低时,往往加入的催化剂溶液不能快速的与反应溶液混合均匀,致使混合效果不理想,加入的量过大会造成过量的问题,加入的量过少又会使反应不充分影响反应效率。导致上述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有两点:一是反应溶液粘稠度大,流动性差,不利于混合;二是入料点集中在同一位置,必须借助搅拌作业才能混合到溶液中。所以,现有技术在此种情况时,提高了入料量和搅拌效果与溶液反应速度的配合控制要求,影响了生产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聚合反应器添加溶液与反应溶液混合速率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向反应器中均匀添加溶液,从而提高与反应溶液混合速率的旋转入料管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聚合反应器的入料口上增加一个能够自由旋转的套管,通过主动传动装置控制套管旋转,在套管端口固定安装连接一个L型入料管,利用套管旋转作业带动L型入料管将添加溶液散入反应器中的不同位置,随着反应器中搅拌作业带动反应溶液旋转流动,可以使添加溶液均匀的散入到反应溶液的液面上,随着搅拌作业快速均匀的混合到反应溶液中。
本用新型聚合反应器旋转入料管装置,包括了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包括了筒身、罐底、顶盖、出料口、入料口、支架,其中,出料口设置在罐底部位,入料口设置在顶盖上,支架固定安装在罐底上;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旋转入料管装置和入料传动装置;所述旋转入料管装置包括了固定法兰支座、旋转套管、轴承、带动齿轮和散料管,固定法兰支座固定安装在顶盖的入料口上,旋转套管配合套装在固定法兰支座的下端,固定法兰支座与旋转套管之间安装有轴承,旋转套管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带动齿轮,旋转套管下端固定安装散料管;所述入料传动装置包括了控制电机和传动齿轮,控制电机固定安装在顶盖上,传动齿轮设置安装在顶盖内,控制电机与传动齿轮固定传动配合连接;所述入料传动装置的传动齿轮与旋转入料管装置的带动齿轮传动配合安装;所述散料管呈L型结构,包括了接口部、弯曲部和落口部,散料管通过接口部安装在旋转套管的下端,通过弯曲部增大落口部到旋转套管之间的距离。
所述反应罐的顶盖上固定安装设置有搅拌装置,筒身上固定安装设置有加热器。
所述反应罐的入料口开设置在顶盖的二分之一半径处。
所述散料管的弯曲部与接口部呈大于90°的钝角设置。
所述散料管的落口部的开口朝向下方设置。
所述散料管的接口部与落口部之间的水平间距小于反应罐筒身横截面半径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旋转入料管装置利用散料管将添加溶液均匀分散到反应罐中的溶液中,提高了添加溶液与反应溶液的混合效率,不但降低了反应溶液对入料量和搅拌效果的控制要求,而且提高了对反应质量的控制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宝林,未经贾宝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368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