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调节的扶手无级调节机构及汽车座椅扶手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21540.4 | 申请日: | 2020-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28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军;邓新元;陆弋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75 | 分类号: | B60N2/75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王玉杰 |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调节 扶手 无级 机构 汽车座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的扶手无级调节机构及汽车座椅扶手,壳体总成内设有装配腔,装配腔的内壁上设有锁定碰撞部与解锁碰撞部,壳体总成上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固套有驱动板,该驱动板位于装配腔内;驱动板的一侧设有向内凹陷的滚柱适配槽,另一侧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保护部,其中滚柱适配槽内通过弹性元件安装有滚柱,滚柱在滚柱适配槽内的不同位置,扶手可进行自由转动和使用高度的无级调节;限位保护部上通过弹簧弹性支撑有预紧卡舌,预紧卡舌的外端滑动抵接在装配腔的内壁上,装配腔的内壁上设有与预紧卡舌外端相适应的预紧卡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调节便利、调节平顺性好等技术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扶手调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方便调节的扶手无级调节机构及汽车座椅扶手。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水平的升级,人们对于汽车舒适性的追求越来越高,比如对座椅扶手的舒适性要求。
扶手属于一种功能性配件,通常设置在座椅的侧部,用于支撑乘坐人员的手部,从而改善用户乘坐的舒适性。为使用户的乘坐空间灵活可变,部分扶手是以收折方式安装在座椅侧部的,在现有技术中,这些可收折的扶手大多是通过简单的转动装配来实现收折的,扶手无法进行使用高度的调节,即扶手仅有初始点和终止使用点两个位置,从而导致扶手不能够满足不同体型的用户使用,舒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即便是少部分扶手利用无级调节机构来实现扶手高度的调整,但是这些现有的无级调节机构仍存在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高、容易损坏、调节不平顺等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调节的扶手无级调节机构,在实现了无级调节的基础上,还兼具有结构简单、调节便利、调节平顺性好等技术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方便调节的扶手无级调节机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壳体总成,所述壳体总成内设有装配腔,装配腔的内壁上设有锁定碰撞部与解锁碰撞部,所述壳体总成上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固套有驱动板,该驱动板位于所述装配腔内;
驱动板的一侧设有向内凹陷的滚柱适配槽,另一侧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保护部,其中滚柱适配槽内通过弹性元件安装有滚柱,滚柱在装配腔内的运动行程被限定在锁定碰撞部与解锁碰撞部之间,当滚柱与锁定碰撞部发生碰撞后,弹性元件迫使滚柱的两侧分别与滚柱适配槽的槽底和装配腔的内壁接触,以使驱动板和转轴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壳体总成沿着锁定碰撞部到解锁碰撞部的方向单向转动,当滚柱与解锁碰撞部发生碰撞后,弹性元件迫使滚柱与滚柱适配槽的槽底分离,驱动板能够在解锁碰撞部与锁定碰撞部限定的行程内自由转动;
所述限位保护部上通过弹簧弹性支撑有预紧卡舌,预紧卡舌的外端滑动抵接在装配腔的内壁上,装配腔的内壁上设有与预紧卡舌外端相适应的预紧卡槽。
采用上述结构,扶手安装在转轴上后,手动控制扶手可使转轴在解锁碰撞部与锁定碰撞部之间转动,扶手在收折位置时,滚柱位于解锁碰撞部位置,此时滚柱与滚柱适配槽的槽底分离,驱动板能够在解锁碰撞部与锁定碰撞部之间自由转动,即扶手可以自由下放至最低位置。当扶手下放至最低位置时,滚柱与锁定碰撞部发生碰撞,锁定碰撞部使滚柱在滚柱适配槽内移动,然后弹性元件使滚柱的两侧分别与滚柱适配槽的槽底和装配腔的内壁保持接触,此时驱动板与装配腔的内壁之间构造成单向运动结构,即扶手只能向上转动而不能向下转动,从而形成扶手使用高度的无级调节,进而满足不同体型的用户使用扶手,舒适性好。除此之外,限位保护部能够形成二级保护,防止驱动板超程,提升调节机构使用的可靠性,同时扶手在收折位置时,预紧卡舌外端卡在预紧卡槽内,能够提供适量的预紧力,防止扶手向前脱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总成由端部壳体、中间板和端部盖板扣合而成,其中所述中间板为空心结构,并位于端部壳体与端部盖板之间。采用上述结构,便于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15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