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的喷墨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60007.1 | 申请日: | 2020-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8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吕雄伟;林刚;陈凯;黄人生;朱方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四色印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 代理公司: | 淮安睿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2 | 代理人: | 赵霎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机 喷墨 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的喷墨构件,包括:墨盒和三通阀:所述墨盒出口端通过墨管与三通阀连通,且墨管上设置有增压泵,所述三通阀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软管与喷墨嘴连通,所述三通阀的另一个出口通过循环管与墨囊连通,且墨囊的出口端通过回流管与墨管连通,且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中,该喷墨构件采用循环管和墨囊的循环结构,可以在印刷机不喷墨时,将墨管内的油墨循环导入墨囊内进行循环流动,使得墨管内的油墨能够连续不间断的流动,防止油墨在墨管内长时间静止而发生墨管内油墨物质沉淀的现象,从而确保墨管内油墨的流动性,提高了油墨的喷墨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机的喷墨构件。
背景技术
印刷设备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日常生活中,印刷机和打印机均是印刷设备的其中一员,印刷设备一般设有喷墨装置、喷头清洁装置、输送装置等机构,其工作过程包括装版、喷墨、成品送出等,为了能够实现油墨从墨盒内喷涂到印刷材料上,需要使用到喷墨构件对油墨进行喷墨处理。
然而现有的喷墨构件通常都是直接将墨盒内的油墨通过墨管导入喷墨嘴内喷墨,当印刷机停机较长时间时,墨管内残留的油墨会发生沉淀的现象,使得沉淀物质会污染油墨,导致后续喷墨的质量不佳,降低了印刷机的印刷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采用循环流动的结构,防止墨管内油墨发生沉淀的一种印刷机的喷墨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机的喷墨构件,包括:墨盒和三通阀:
所述墨盒出口端通过墨管与三通阀连通,且墨管上设置有增压泵;
所述三通阀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软管与喷墨嘴连通,所述三通阀的另一个出口通过循环管与墨囊连通,且墨囊的出口端通过回流管与墨管连通,且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墨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且第一单向阀位于回流管的上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墨囊上设置有电机,且电机通过输出轴与延伸至墨囊内的搅拌架联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搅拌架上设置有平行于墨囊竖直内壁的刮头,且刮头上设置有刮片,且刮片与墨囊的竖直内壁贴合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刮头上设置有毛刷,且毛刷与墨囊的竖直内壁刮擦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软管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弹性软杆,所述软管的内壁设置有电加热层,且电加热层与温控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墨囊的内壁设置有倾斜的滤板,所述墨囊的外壁且位于滤板的倾斜端底部设置有排污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机的喷墨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喷墨构件采用循环管和墨囊的循环结构,可以在印刷机不喷墨时,将墨管内的油墨循环导入墨囊内进行循环流动,使得墨管内的油墨能够连续不间断的流动,防止油墨在墨管内长时间静止而发生墨管内油墨物质沉淀的现象,从而确保墨管内油墨的流动性,提高了后续油墨的喷墨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印刷机的喷墨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墨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四色印刷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四色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60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机用的滚辊组件
- 下一篇:一种油墨烘干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