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挖掘机的斗杆摇臂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50261.3 | 申请日: | 2020-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6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吕荣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源特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F3/36 | 分类号: | E02F3/36;E02F9/20;E02F9/2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3 | 代理人: | 任小鹏 |
| 地址: | 301714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掘机 摇臂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挖掘机的斗杆摇臂机构,包括挖掘机动臂,所述挖掘机动臂的侧面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侧面设置有斗杆油缸,所述斗杆油缸的侧面设置有缓冲套管,所述缓冲套管内腔设置有弹簧,所述斗杆油缸的活塞杆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斗杆油缸的侧面设置有摆动杆,所述斗杆油缸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活动连接有斗杆,所述斗杆的侧面通过连接件活动铰接有挖掘斗油缸,所述挖掘斗油缸的底端通过斗杆摆杆活动连接有挖掘铲斗。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能够使得挖掘机运行平稳,安全性高,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挖掘机的斗杆摇臂机构。
背景技术
挖掘机,又称挖掘机械(excavating machinery),又称挖土机,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挖掘机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经过预松后的土壤和岩石。从近几年工程机械的发展来看,挖掘机的发展相对较快,挖掘机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机械之一。挖掘机最重要的三个参数:操作重量(质量),发动机功率和铲斗斗容。挖掘机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筑路工程、水利建设、农林开发、港口建设、国防工事等的土石方施工和矿山采掘工业中,对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单斗挖掘机的需求量将逐年大幅度增长,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反铲装置作为单斗挖掘机工作装置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工程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反铲装置的各组成部分有各种不同的外形,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适合的结构并对其作运动分析。然后,在满足机构运动要求的基础上对各机构参数进行理论计算,确定各机构尺寸参数,确定挖掘机反铲装置的基本轮廓。现有的挖掘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侧向力过大、润滑不足等状况造成销轴磨损和部件损坏,降低其使用寿命,而且出现运行不稳定,影响设备正常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挖掘机的斗杆摇臂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挖掘机的斗杆摇臂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挖掘机的斗杆摇臂机构,包括挖掘机动臂,所述挖掘机动臂的侧面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侧面设置有斗杆油缸,所述斗杆油缸的侧面设置有缓冲套管,所述缓冲套管内腔设置有弹簧,所述斗杆油缸的活塞杆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斗杆油缸的侧面设置有摆动杆,所述斗杆油缸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活动连接有斗杆,所述斗杆的侧面通过连接件活动铰接有挖掘斗油缸,所述挖掘斗油缸的底端通过斗杆摆杆活动连接有挖掘铲斗。
优选的,所述挖掘机动臂呈弧形,所述挖掘机动臂上开设有铰接孔。
优选的,所述铰接孔共设置有三个且铰接孔规格大小不同。
优选的,所述斗杆油缸的主轴通过第一铰接轴与定位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斗杆油缸包括主轴和活塞杆。
优选的,所述摆动杆由两个互相铰接的支杆组成,所述摆动杆支杆的两端分别与挖掘机动臂和斗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挖掘机的斗杆摇臂机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缓冲套管和弹簧等结构,能够通过弹簧的弹力减轻斗杆油缸回缩时的撞击力,增强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平缓性,同时可以减轻因侧向力过大、润滑不足等状况,造成销轴磨损、轴向窜动及其前叉轴向变形,造成斗杆油缸和动臂各种形式失效的问题,通过设置摆动杆结构,能够增强斗杆移动时的稳固性,防止出现销轴脱落和斗杆分离的情况,保证装置运行过程平稳正常,提升装置的安全保险性能,有效避免意外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源特机械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源特机械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502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